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謝長廷:維持台灣主體性 兩岸經濟關係開放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康世人新加坡二十四日專電)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在接受新加坡「海峽時報」專訪時強調,在維持台灣主體性前提下,台海兩岸的經濟關係應該開放;開放直航,也開放對台灣有利的領域,讓中國大陸投資人到台灣投資。

謝長廷是在八月十二日訪問新加坡時,接受了「海峽時報」專訪,他就如何提升下階段台灣經濟發展的議題,做了上述說明。

謝長廷指出,在大家關切的台海兩岸經濟課題上,他主張要開放,但必須要維護台灣的主體性。

謝長廷認為,台灣應該開放一些對台灣有利的領域,讓中國大陸的投資人可以到台灣投資,另外就是直航,這可以降低台灣企業的商業成本。

此外,謝長廷說,他也贊成開放中國觀光客到台灣的政策。

不過,謝長廷認為,台海兩岸的談判不應該預設太多前提,並相信在未來,對岸應該會接受這個觀念。

他說,雙邊的談判不應該是「我們(台灣)向他們(中國)投降,也不是全盤接受他們的前提」。

但是,謝長廷強調,「我們願意盡最大努力尋求(台海兩岸的)對話與談判,以便讓台海和平,這非常重要」。

對於台灣本身的濟發展,謝長廷也指出,台灣高科技產業完全沒有問題,因此,台灣可繼續在這個基礎上發展經濟。

謝長廷說,台灣經濟的問題與國內消費量縮小有關,而這肇因於國民黨過去鼓勵中小企業到中國投資,導致中小企業外移,就業機會減少。

謝長廷認為,整體來說,因為高科技產業繼續發展,中小企業外移對台灣的經濟影響並不太多,但卻影響到就業率,因為外移的中小企業大多是較為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

因此,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協助中小企業重組結構,協助他們或讓他們回到台灣或是留在台灣。

要增加就業率,謝長廷認為,應該開放服務業,因為服務業比高科技產業可以帶來更多工作。

謝長廷說,現在台灣的國民生產毛額(GDP)持續成長,但就業機會卻持續減少,他很擔心台灣會像美國、德國或南韓,這些國家的經濟持續成長,但失業率也持續上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