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者:勞工理財注重長期收益 是健康觀念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顧恆湛台北十五日電)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今天公布調查,發現勞工理財「定期存款」大幅下降,「投資基金」增幅最大;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邱顯比說,定存低風險但報酬率低,基金股票短期風險大但長期報酬率較高,民眾越來越注重長期收益,是健康的觀念。

勞委會上午公布「勞工理財方式」調查結果,發現「買保險」占最多,五年來上升百分之八點二;「定期存款」則減少百分之十五點六;「投資基金」比五年前增加百分之九點四,增幅最大;「投資股票債券」則下降百分之十點九。

邱顯比說,這幾年國內股票市場較低迷,國外基金漲幅較高,是勞工理財選擇基金較股票多的原因之一;此外,各項研究也顯示,散戶投資低於大盤,台股基金績效也大於個股,也是多數人理財改選基金的主要原因。

他指出,政府應該加強勞工理財的教育,讓勞工有正確的理財知識,一旦勞工的理財知識足夠,未來勞退基金就應開放讓勞工自主選取投資標的,這是國際的趨勢,畢竟勞工對自己的退休金應該有自主權,以免政府投資固定收益低於民眾自行投資,罔顧了民眾權益。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辛炳隆說,勞工理財能力牽涉到學歷、收入等,提升勞工理財知識還待努力,勞工退休基金若完全開放勞工自選標的問題也很大,原因是多數人願賭不服輸,他比較主張一旦開放應該以套餐的方式比較好。

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蕭碧燕表示,過去海外基金獲益高,但2008年各項研究都顯示很多地區經濟都有趨緩的現象,他提醒民眾投資的心態要調整,若是剛要進場的民眾,應該先提升理財知識後再投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