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馬英九:「三不」可同時獲美中台三方接受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亦偉台北十六日電)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今天表示,他相信他所提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原則,不但能獲台灣多數民意認同,也會得到中國大陸與國際社會正面回應,在三不原則下改善兩岸關係、振興台灣經濟,將是台灣未來十年真正所需,只要給他八年執政,他有信心帶來一百年幸福與穩定。

新台灣人基金會與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在台北舉辦「信心建立機制:國際成功範例與兩岸關係」國際研討會,邀請來自台、美、歐等地十多位學者與會。馬英九今天應邀發表英文演講時,做上述表示。

馬英九指出,「三不」只是國民黨和他本人長久以來的立場,並非新主張,但「三不」原則卻在過去十多年被兩岸政府破壞,具體事例包括:1996飛彈危機、中國大陸近年擴充軍力、試圖促使美國接受中國統一、民進黨政府一連串制憲、正名,追求法理台獨。

他認為,中國大陸的作為不僅沒拉近兩岸距離,反而把主張獨立的候選人送入總統府,也讓國際對中國大陸戒心不減;民進黨的作為不僅讓台灣政經及社會全面惡化,也破壞重要的台美關係。

馬英九說,他相信「三不」將獲中國大陸接受,因為對岸近年已將重心由「促統」轉變為「防獨」,對岸捨三不而他求,難逃再度挫敗命運,在「三不」之下,兩岸可以重建關係、搬開美中關係的大石,將資源放在其他迫切問題上。「三不」也符合台灣維持現狀的多數民意,在「三不」之下重建政經社會,台灣必能彌補八年所失。

有與會外國學者問馬英九,過去國民黨執政的務實外交,也一樣遇到中國大陸打壓問題。馬英九答稱,他所提的策略不是威脅現狀的零和遊戲,而是「活路模式」,他有自信能讓對岸了解,接受「三不」將符合各方利益。

馬英九演講後接受媒體訪問時則強調,「三不」絕非消極不作為,反而在「三不原則」下,他會就經濟、和平、國際空間等議題與對岸展開談判,尤其談和平問題時,他會要求對岸先撤除瞄準台灣的飛彈,進而達成更多事。他認為像今天這種能匯集中外戰略問題專家的場合談他的理念,讓他們了解,對問題很有幫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