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無病吃補藥易傷身 調整起居即可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摘 要:進補的季節到了,各大商店的補藥銷量又出現了季節性增長。專家提醒:不要不能隨便亂吃,進補是對體虛者而言的,並不是每一個人到冬天都要吃補藥,特別是那些年輕體壯無病無痛的人,或有良好的耐寒代償能力的人,更不需補也不必補,否則會適得其反。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至前後,各大商店的補藥銷量又出現了季節性增長:送禮、自用,許多人都衝著現在是進補的好時機而來。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黎成科指出,進補是對體虛者而言的,並不是每一個人到冬天都要吃補藥,特別是那些年輕體壯無病無痛的人,或有良好的耐寒代償能力的人,更不需補也不必補,否則會適得其反。

無病服藥易傷身

中醫認為,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養、積蓄的最佳時機。特別是「冬至陽生」,在這一節氣前後,人體易於吸收補充的營養,這時進補能達到「事半功倍」、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之效。故有「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之說。

但補藥也是藥,既然是藥物就是用來治病的。中醫治病就是利用中藥藥性的寒、熱、補、消、升、降、斂、散,來糾正疾病之偏,從而使體內陰陽回覆平衡,治癒疾病。因此,假如身體無病,單純出於保健的目的而服食補藥或各種所謂的「強壯藥」、「長壽藥」、「美容藥」……久而久之,這些藥物的偏性,必然擾亂五臟六腑的功能,損傷正氣。故此奉勸大家切勿輕信傳言,無病服藥,以防傷身。近年來服用各種參類致盲的報導也時有所聞,如:河南省出現過一健康的青年人煎服紅參30克,十分鐘後出現頭暈、煩躁、語言錯亂、神智模糊等中毒症狀。

無病之軀只需慎調起居

黎成科稱,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臟腑氣血的各種機能,莫不與自然界的環境、時間、氣候等變化相呼應。中醫經典指出四季的保健要點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進入冬季,氣溫驟降,晝短夜長,大自然呈現出一派蕭條肅殺的景象,各種動物都各找場所潛藏起來,有些甚至不吃不喝,進入冬眠,避過自然界惡劣的生存環境,以待來春。

此時,人類也應儘量注意防寒保暖,趁秋冬季節睡眠質量佳,消化吸收功能好,收藏季節食物肥美,適當增加睡眠時間和進行食補以減少消耗,使營養得到補充。總之,對一個無病之軀,強身保健只是教人如何調節生活,發揮自身的潛能以增加體質,培植正氣,無需依賴藥物。

當然,有些中藥本來就是常用食品,藥性平和,如山藥、蓮子、扁豆、綠豆、赤小豆、豆芽、茶葉、薏米、桂圓肉、核桃肉等等,按其藥性做成各種「保健食品」,它們仍屬食品範圍,不是藥品。人們可根據說明食用,應該有益無害。

文/廣州日報(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