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麻豆電姬戲院 歷經興衰只剩建物屹立

人氣: 4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縣二十八日電)位於台南縣麻豆鎮中山路的電姬戲院,是台南縣曾文區及北門區十二鄉鎮中最早開始營業的戲院,雖然歷經電影業的興衰,在二十多年前已經歇業,但其結合巴洛克式風格與現代主義的鋼筋水泥建築,至今仍屹立於老街上,2007年導演侯孝賢曾以戲院外觀入鏡拍片,一度小幅整修外觀。

被外界稱為「麻豆老街」的麻豆鎮中山路從1920年開始發展,兩旁建築物融合日本大正時期巴洛克建築與昭和時期的現代式建築,經過時代變遷,雖然大部份建物都已改建,但還是有幾間老建築物被完整保留下來,電姬戲院就是其中之一,成為老街的特色。

興建於1935年的電姬戲院佔地約一百二十坪,是一棟兩層樓建築,原名「電姬館」,至今雖已有七十多年歷史、且已歇業多年,但其建物結構至今仍相當堅固完整;正面外牆上高處左右兩邊各有七隻西式石獅浮雕,據說是象徵每週七天放映電影不休息之意。

電姬館由陳姓商人興建,1937年起開始營業,初期以放映默劇為主,日治時期多為日本人及當地士紳前往消費,是台南縣曾文與北門區十二鄉鎮最早營運的戲院,也因此成為相當熱鬧的娛樂場所。

二次大戰後電姬館改名為電姬戲院,除了播映電影之外,也曾跟隨社會脈動安排歌仔戲及布袋戲等演出,但在民國五十年代電視普及以後便漸漸沒落。雖然戲院也一度以歌舞團表演的歌舞劇及脫衣舞再度風光一時,但最後仍敵不過時代的變遷,約二十多年前歇業。

擁有戲院產權的陳家後代後來旅居國內外各地,使得戲院閒置至今二十多年,也不曾大肆整修,但也因此成為麻豆老街上著名的歷史建物。

2007年坎城影展歡慶六十週年時,曾邀請全球二十位導演以戲院為題材,各拍攝一段三分鐘短片,受邀的台灣導演侯孝賢以長片的製作規模邀請張震、舒淇等名演員加入演出,並透過台南縣政府文化處的協助,向陳家後代商借電姬戲院外部為拍攝場景。

當時劇組除了小規模整修外觀外,還請人手繪大型電影海報、看板等張貼於外牆,重現當年風華,也勾起許多在地民眾的回憶。可惜的是無法將戲院內部也重新翻修入鏡,讓早期的戲院面貌完整呈現在社會大眾面前。

陳家後代雖多認同電姬戲院是重要的文化資產,縣府及鎮公所也曾想朝設置電影文化館的方向努力,但戲院產權複雜,想要付諸實行困難重重,還有待努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