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兩岸動物外交 陳玉敏:保育界的悲哀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文昌蓉台北報導)大陸兩隻貓熊「團團」、「圓圓」23日抵台,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希望在民眾期待能親見貓熊歡樂之餘,是否也能站在牠們的角度,站在籠子裡的那一端,捫心自問,牠的快樂是什麼?

還記得柏林動物園超級可愛的北極熊克努特,小時候毛茸茸的模樣曾經吸引無數觀光客到訪參觀,不過據暸解,當長大成為成熊,不再那麼可愛,人潮媒體的熱潮也退去後,讓牠無法適應常發脾氣,甚至得了「成名上癮精神病」,沉醉過去受到眾人注意的日子,還得面臨動物園因養不起得將牠拍賣的地步。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指出,這是保育深沉的悲哀。動物園用保育與教育的大帽子下,無形中對動物宰制、控制與剝削。讓人學習到的是只要人想要的,有何不可!

對於媒體不斷炒作貓熊話題,強調人工圈養、繁殖下一代與餵育努力,以及四川飼養員與貓熊深厚情感與依依不捨,陳玉敏直指,「都是錯誤訊息,真正談保育,為了保障貓熊繼續存活,健康回到野外,連飼養員餵食都得隔著板子,不能讓貓熊看到人或聞到人的味道,目的是培養其在不依賴保育人員下,能獨立覓食、與其他物種相處的能力。」

陳玉敏表示,中共這幾年不斷用貓熊做外交,藉由包裝成保育概念,口口聲生說施行移地復育,不過,據了解,四川臥龍貓熊基地至今,卻沒有一隻人工繁殖的貓熊,能成功被放到野外過。

她進一步表示,貓熊只是中共看似保育成功的樣版,事實上,中共至今仍未制訂動物保護法,國家特許的中國熊場有上百家,上萬隻熊被終身囚禁、抽膽,更別提吃狗肉、貓肉了。

對於中國貓熊送到台灣的動物園囚禁,陳玉敏認為與保育何干?她強調,國際間不斷呼籲的「棲地保育」才是真正的保育,如果真的關心貓熊保育,應該協助在其原本棲地的復育,而不是把他們「送來送去」。

至於有媒體要保育團體勿在此刻破壞民眾的快樂,她認為,人類看到貓熊的喜悅時,也想想兩隻貓熊的處境及其所生的小孩,將有可能一輩子被關在人工環境中,再也無法享受泥土的芬芳、與自然的互動,儼然是人類的玩偶。

陳玉敏認為:「當人們在野外再也看不到一隻貓熊或北極熊時,是否應該注意自然棲地不斷的被消失破壞殆盡,而下一個危機可能就是人類!」◇(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