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發展再生能源 主攻太陽光電風力及生質能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十八日電)經濟部能源局局長葉惠青今天在「2008全球產業科技」高峰論壇報告「我國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現況與趨勢」時指出,台灣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方向將以太陽光電、風力發電及生質能產業為主。

葉惠青表示,台灣再生能源產業將以太陽光電、風力發電及生質能產業為主要推動對象,未來將致力於穩定料源供應,加強關鍵及前瞻技術研發,以利成本降低;並建構產業發展環境,建全上、中、下游產業鏈,以提高設置財務誘因,並結合產業力量,建立台灣利基能源產業。

其中有關太陽光電產業方面,台灣已有70餘家廠商投入,目前需克服的問題包含上游矽原料短缺,原料取得困難;矽晶太陽電池效率與國際大廠仍有些微差距;次世代太陽電池發展,先進國家2000年以前已展開長期性布局,台灣研發計畫則到2006年方才起步。

模組產品品質持續提升,急待建立檢測驗證技術;薄膜製程技術與生產設備都仰賴美、日;薄膜模組檢測與薄膜系統設置都沒有經驗,必須加速奠定發展基礎。搭配相關策略,預估太陽能光電產業的預估產值在2010年達新台幣1580億元,2015年4300億元,2025年達1兆元。

風力發電產業方面,積極推動台灣風力發電設置,擴大內需市場培植本土產業;切入國際關鍵零組件供應鏈,開發葉片、齒輪箱、發電機、電力轉換器及控制系統等關鍵元件;引進國外技術,構建整機系統技術;投入抗颱、耐震等前瞻性風機開發。

預估2010年風力機關鍵元件產值30億元,2015年風力機整機系統產業產值200億元,2025年離岸型風力機產業及海洋工程產業產值合計達600億元。

生質能源產業則待規劃開發具競爭力的自產料源技術,以作物改良與基因技術發展耐旱、高收穫率、高纖維素作物及海藻料源;推展生質燃料執行方案,逐步提高添加生質燃料比例,以擴大內需市場創造商機;並發展高適應性酵素、微生物、纖維素酒精製程及多元進料廢棄物裂解柴油製程等利基技術。

預估至2010年生質柴油(轉酯化)製造業與糖質、澱粉酒精製造業產值達60億元,2015年纖維素醇類製造業、能源藻類養殖業及快速裂解柴油製造業產值合計可達200億元,到了2025年次世代生質燃料製造業與生質物精煉產業產值合計更可達768億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