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醫學生感恩 追思大體老師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張舜翔/台北報導〕台北醫學大學昨舉辦解剖教學英靈追思紀念會,今年特別播放學生訪問大體老師家屬過程的影片,家屬訴說著大體老師生前的事蹟和捐贈的遺願,學生也透過訪談的過程,消除解剖時的恐懼,共同學習生命和死亡的意義。

「以這殘破之身,對社會有所貢獻,我感到很幸福!」遺體捐贈者范寶瑰以紙筆記錄下自己的捐贈遺願。范寶瑰的友人說,范寶瑰生前只要看到乞討者,就會把身上的錢全都給乞討者。他曾問范寶瑰為什麼這樣做?范寶瑰只是淡淡地說︰「我覺得他比我更需要。」

醫學系三年級學生吳怡箴說,進醫學院最怕解剖課,但訪問過大體老師家屬,得知大體老師生前的故事,以及家屬捐贈遺體前的掙扎後,「面對大體老師不再恐懼,而是感謝與尊重。」

「言教不如身教!書上看到的身體肌肉組織、器官模型,都不若大體老師以身體親自告訴你,來得印象深刻。」醫學系學生黃偉輔說。

解剖學科主任馮琮涵說,北醫大平均每年要用上十二具的大體,十多年前,其中有八具是路倒者,其他才是捐贈者,如今這項數字已經顛倒過來。

連續十年都參加追思會的藝人譚艾珍,早就簽好了捐贈同意書。她說,今年看到學生說出對大體老師的看法後,覺得這十年來,醫學生成熟不少,不再將大體老師當作單純的教材,而是視為一個曾經有生命的人,讓她對於死後捐出身體放心許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