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蕭萬長推愛台12建設 中國官員盼經貿正常化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沂鋒博鰲十三日電)副總統當選人蕭萬長今天主持在博鰲論壇舉行的「台灣經濟與兩岸經貿展望圓桌會議」,他向出席的中國代表介紹「愛台十二建設」,歡迎大家一起參與投資。與會的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表示,希望兩岸經貿關係儘速正常化,接下來雙方機構應就如何建立平台與協商機制,進一步討論。

不過,稍後在會場外發佈的圓桌會議結論新聞稿表示,雙方在發展兩岸經貿方面有多項共識,其中包括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儘快建立起溝通協商平台。對於新聞稿的說法,蕭萬長說,這個結論不是圓桌會議的結論,而且新聞稿沒有經過台灣代表團同意。

蕭萬長下午主持在博鰲論壇舉行的「台灣經濟與兩岸經貿展望圓桌會議」,他在說明「愛台十二建設」時表示,台灣未來經濟發展不是只求經濟成長,也要顧及社會公義和可持續發展。因此,他提出台灣需要以公共投資帶動基礎建設提升,並擴大內需;還有產業再造的政府政策,帶動民間創新。

他說,未來除了開放週末包機、開放中國觀光客到台灣,也會開放大陸資金來台灣投資,並開放兩岸之間金融業、航運業互動。蕭萬長說,台灣新政府的新經濟政策,會對兩岸經貿產生新的商機,希望大家一起來推動。

圓桌會議開放兩岸代表發言,台灣代表團方面發言人士包括: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華新麗華董事長焦佑倫、台泥董事長辜成允、台灣大學教授陳添枝等人。中國方面則有中遠集團總裁陳家福、TCL董事長李東生、北京對外貿易大學台港澳室主任華曉江等人。

陳德銘在結論時表示,今天的討論的成果不僅是豐富的也是務實的。他說,蕭萬長提出的愛台十二項建設,有很多是中國廠商可以參與投資,並且是具有優勢的。

他表示,兩岸關係展望就是要正常化,從與會人士的發言就可看出正常化的需要,而且經貿關係正常化有利於兩岸參與世界競爭。

陳德銘說,兩岸同是一家人,有很強的互補性,中國從八零年代提出兩岸關係正常化到現在,最近八年受到很大挫折,影響兩岸發展,目前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有緊迫性,是因為面對國際因素的不確定性。

他說,兩岸經貿關係往前走,可以進行三通,可以互相開放投資,兩岸合作減少西方經濟蕭條對兩岸不利的影響,讓兩岸度過這段不確定時間。

陳德銘表示,接下來雙方機構應就如何建立平台與協商機制,進一步討論。蕭萬長則說:「謝謝大家! 希望有機會再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