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羅權:盼增拔尖領域 提升整體學術能量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宏儒台北二十八日電)即將接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的國立中央大學校長李羅權今天表示,包括重點發展部分學術領域進入世界領先群、科學園區經營加強產學間「水平合作」夥伴模式、強化人文科學研究、推動環境永續研究4大面向,將為上任後推動相關政策的主要方向。

準閣揆劉兆玄上午宣布第二波內閣人事,將由中大校長李羅權接掌國科會;李羅權上午接受中央社採訪時,作以上表示。

他說,教育和高科技攸關台灣未來發展至鉅,國科會未來應持續建構優良研究環境,以「學術只有第一」的精神,追求卓越研究成效。

他強調,提供台灣學術界良好研究環境,是國科會最重要任務之一,未來更將重點發展部分學術領域,進入世界領先群;他認為,拔尖領域若可增加,將有助帶動整體學術環境和能量的提升。

他另表示,科學園區帶領台灣轉型為高科技社會,未來仍有賴園區高科技廠商與國科會繼續投注資源,共同帶領科技產業升級。因過去產學合作偏重於「垂直分工」模式,他強調,未來應加強「水平合作」夥伴模式。

而過去因國家建設需求,各項經費投資以科技為優先,人文領域相對較少被關注。李羅權認為,頂尖人文研究,將可為台灣帶來螺旋向的成長契機,他於任職中大校長期間,即深刻體會人文、科學平衡重要性。

他說,發展人文領域有助社會整體創造力和專業素養能量提升,因此未來將強化人文科學研究,致力求取人文、科技平衡發展。

李羅權並指出,在油價高漲、氣候變遷的當代,「環境永續」問題已是不可迴避的責任。台灣學界在能源、環境等議題的研究上,已有一定基礎;未來將整合資源,挹注台灣學界相關強項,期對環境永續議題作出貢獻。

現年61歲的李羅權,1969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1972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碩士、1975年獲同校博士;歷任美國太空總署哥達研究中心研究員、阿拉斯加大學物理系教授;專長為太空物理。

1995年返台任職後,曾任國立成功大學物理系教授、理學院院長、國家太空計畫室首席科學家、主任等職,2003年擔任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並於2006年2月獲聘中大校長至今。

他曾獲學術榮譽包括Fulbright DistinguishedScholar(1988)、教育部學術獎(2001)、中央研究院院士(2002)、總統科學獎(2005)、發展中世界科學院院士(2006)、國際宇宙航行學院院士(2007)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