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成本僅傳統矽晶電池10至20%

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染料當吸光材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3日訊】 〔自由時報記者胡清暉/台北報導〕油價持續飆漲,太陽能等替代能源的研發格外受到矚目,工研院著眼於未來商機,投入研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成本估計只有傳統矽晶太陽能電池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目前在電池組裝、線路設計已獲得兩項專利,預計三至五年內可以商業化。

台灣工研院預計3至5年內商業化

2008年台灣國際奈米週昨天登場,有數十家廠商參展。其中工研院研發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是項結合奈米結構電極、染料而創造出高效率電子轉移介面的技術,工作原理是藉由染料做為吸光材,跳脫傳統無材料固態介面設計,可說是「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具有成本低、室內光源可發電、不受日照角度影響等特點。工研院負責染料敏化太陽能部門的經理童永樑強調,工研院已申獲兩項專利,且光電轉換效率已提高約六%,具有商業化潛力。

中山科學研究所也致力於化工奈米技術開發,結合玻璃抗反射鍍膜技術、光觸媒材料開發與應用、奈米螢光鍍膜玻璃,提升防熱、撥水、除污的效果,設計「奈米花坊」模型,打造未來的居家夢想。

「竹子不會導電,但燒過的竹炭會導電」,科學工藝博物館則是設計一台竹炭實驗桌,結合LED燈、音響、水車,讓民眾可藉由導電實驗,了解竹炭在燒製後,因原子排列的奈米結構排列緊密,加上不導電物質已乾餾,因此會產生導電。

科工館生物科技廳廳長鄭瑞洲指出,台灣燒製竹炭的技術世界一流,將竹炭成分加入纖維,製成成衣、襪子,可除臭、保溫,甚至日本還從台灣進口相關產品。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