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提升身心靈 自然教育中心深度旅遊正熱門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七日電)去森林走走,不光是呼吸芬多精,增加運動量而已,如果能多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甚至動手做一點實驗和觀察,會更有趣。這種深層的旅遊和教育需求就是林務局設立「自然教育中心」的目的,去年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開幕後反應超熱烈,日前新開幕四個自然中心更是提升身心靈的好去處。

絕大多數的房地產廣告都會拿自然、森林、綠地等拉抬價值,其中透露出「人需要大自然」、「森林有益人類」的訊息。

但是當真正走到戶外,踏入森林時,心情愉悅之際,更願意多花一點心思了解週遭的一草一木、動物生態、歷史文化,如果有專人解說,甚至動手做一點實驗和觀察,是否感覺收穫更豐富?這就是「自然教育中心」的最大功能。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長顏仁德說,林務局運用國家森林遊樂區、林業文化園區、生態教育園區等場域,建構常設的「自然教育中心」,就是以台灣森林資源永續經營的觀念為基礎,結合全球環境學習中心發展趨勢,重新定位森林遊憩型態,推出寓教於樂、參與互動式課程活動的森林旅遊新體驗。

林務局森林育樂服務科長張岱表示,林務局轄下有18個森林遊樂區,過去解說員只是告訴遊客遊樂區內有哪些資源、哪些可去之處,遊客只能單向接收訊息。

但是參考過國外各森林遊樂區或是國家公園很早以前就設立類似「環境教育中心」的做法,林務局從95年起逐漸改從基層學習的角度出發,設立「自然教育中心」,在以往的解說員和相關軟硬體上,再擴編組織,每個中心增設兩位專案教師,專門負責配合學校九年一貫的學習,把學校課堂上所教的內容,逐一在大自然中印證。

因此目前已經開設「自然教育中心」的五個森林遊樂區都配置環境資源研究所畢業的專案教師,專案教師負責規劃課程,準備教案,一週三天教學,另外抽一天拜訪鄰近學校,希望學校的戶外教學課程能就近到自然教育中心學習,增加小朋友的學習樂趣。

顏仁德說,去年成立第一個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規劃出森林生態、林業文化、生態藝術、節能減碳、水資源保護等主題,設計戶外教學、主題活動、專業研習、環境解說等多樣化的課程方案,讓不同的對象都能找到合適的活動參與。

顏仁德指出,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去年有59所學校115班3522位師生參加戶外教學課程,更有20次教師研習和教育研習達550人次,辦了16個主題活動,有1700位遊客參與,全年共有師生和遊客18萬人次光臨東眼山,成果相當豐碩。

張岱指出,去年剛開始向各學校推動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時,原本編列20萬元預算補助每個學校5000元戶外教學費用,結果沒想到第一學期就來了60個班級(1班約35人),第二學期不再編列補助預算,結果來了近 70個班級,包括大台北縣市、桃園縣市、新竹縣市的學校統統都來,反應異常熱烈,兩位專案教師累到快說不出話來。

今年暑假同時開幕包括羅東、八仙山、奧萬大、池南等四個自然教育中心,將提供超過十萬個環境學習的機會。

目前八仙山自然中心正在進行暑假試教活動,八仙山早在日據時代就和阿里山、太平山等合稱「台灣三大林場」,它位於台中縣和平鄉,海拔從 750公尺到2424公尺間,林相變化多端,加上充沛的雨量,孕育出豐富的森林資源,非常適合民眾休閒遊憩和環境學習。

張岱說,環境教育是全球發展趨勢,在北美洲有五千個以上的自然教育中心,在英國有 300個、澳洲昆士蘭有25個,鄰近的日本也有1000個以上,在地球面臨暖化,處處發生前所未見的自然災害後,自然教育中心成為環境教育、學習尊重自然的最佳場所。

由於林務局是第一個成立「自然教育中心」的政府機構,口碑正在逐漸散播開來,林務局非常有信心這幾個自然教育中心會吸引更多學校前來學習,而且其他內政部國家公園、觀光局等眾多政府機關都組團來觀摩,也希望在所屬的場域成立類似機構。

令人高興的是,行政院正準備設立「環境教育法」,有這部法令才能讓各機關有法源依據增加更多專案教師的員額,也使各學校必需重視戶外自然教學,最重要的是愈早讓小朋友接觸自然,愈容易對環保有一份責任感,這對台灣自然資源永續發展有著長遠絕對的正面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