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糖尿病的中醫觀

吳國斌(中醫師)

人氣: 29
【字號】    
   標籤: tags:

糖尿病一詞是現代醫學的病名,在中醫學來說,有一種疾病叫「消渴」,它的臨床症候表現與糖尿病患的疾病表現有一部分相符。也就是說,中醫消渴症這個疾病所涵蓋的範圍要比糖尿病的定義要廣泛的多。

中醫學早在漢朝以前就對糖尿病的病因及症狀表現有相當的了解,之後,歷代醫家對此疾病也有深入的觀察與探討。如:

《素問‧奇病論》:「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前一段「脾癉」提到脾[1]不能運化津液[2]的論述,與現代醫學糖尿病胰臟運作失常,可稱完全相符。後一段論述提到消渴症為嗜食肥甘厚味所致。)

漢‧張仲景《金匱要略‧消渴篇》:「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水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此段論述的症狀表現與現代醫學的「尿崩症」類似。)

漢‧華陀《中藏經‧論水腫脈證生死候》:「消渴者,因冒風衝熱,饑飽失節,飲酒過量,嗜慾頻傷,或餌金石,久而積成,使之然也。」(此論消渴為飲食失節,縱慾,過服熱藥所致。)
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消渴候》:「夫消渴者,渴不止,小便多是也。由少服五石諸丸散……。其病變多發癰疽,此坐熱氣留於經絡不引,血氣壅澀,故成癰膿。」(此論消渴症患者身體易生癰膿的病機。)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消渴》:「凡積久飲酒,未有不成消渴……。其所慎者有三:一飲酒,二房室,三鹹食及麵。能慎此者,雖不服藥而自可無他。不知此者,縱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此論消渴的生活及飲食禁忌的重要性。)

唐‧王燾《外臺秘要‧卷第十一‧虛勞小便白濁如脂方四首》:「消渴能飲水,小便甜,有如脂麩片,日夜六、七十起方。」(此論消渴症尿有甜味。)

金‧劉河間《三消論》:「若飲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若飲食多而不甚饑,小便數而漸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飲水不絕,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腎消。如此三消者,其燥熱一也,但有微甚耳。」(此論消渴症之三消。)

清‧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三消》:「三消一症,雖有上中下之分,其實不越陰虧陽亢,津涸熱淫而已。」(此論三消症的基本病機。)

從以上的醫學典籍資料可知,古人對消渴症的發病原因、病理表現、治則、方藥使用及生活飲食禁忌,早有全面而透徹深入的研究。糖尿病的三多症狀:多飲、多食、多尿,恰與中醫學的上消、中消、下消相符。用現代的語言來說,上、中、下消實際上是指糖尿病初期(陰虛燥熱)、中期(氣陰兩虛)及末期(陰陽兩虛)的病變過程。在中醫的治療上,必須嚴守「隨證治之」,依據證型表現來加以靈活變化治療,才能提高療效。

此外,這裡必須特別提出中醫治病強調「治病先治神」的重要性。疾病的治癒,精神情志的治療常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如清‧葉天士的一個消渴症醫案:

渴飲不解,經謂之膈,消即上消症也。言心移熱於肺,火刑金象,致病之由,操心太過,刻不寧靜,當卻盡思慮,遣懷於栽花種竹之間,庶幾用藥有效。處方:生地、天冬、棗仁、人參、柏子仁、知母、金石斛、生甘草、元參。

綜觀中國傳統醫學,非常強調「天人合一」,即重視人與大自然及神合一的整體性與協調性。這種宏觀、整體的思維,也正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獨到之處。因此,在診病處方時,如果一味的強調開方治病的療效,而忽略了神的治療,恐有惟聖人之旨。身體與心理同治,這樣的治療,也就比較全面了。註:[1]現代醫學的血糖亦可歸屬於津液的一部份。[2]現代醫學的脾臟、胰臟歸屬於中醫學「脾」的範疇,但中醫學脾的定義則更廣泛。 ◇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