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研院士高錕獲諾貝爾獎 台灣學界祝賀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0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6日電)大陸出生的中央研究院院士高錕獲得今年諾貝爾物理獎,中研院副院長劉兆漢表示,高錕貢獻非常大;行政院國科會主委李羅權說,高錕是光纖的創始人,拿諾貝爾獎實至名歸。

對於高錕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中研院院士劉兆漢、李羅權、吳茂昆、陳力俊等人晚間受訪時,都表示非常高興。

李羅權表示,高錕是光纖的創始人,常回台灣,也與台灣幾所大學合作,這次拿諾貝爾獎是「實至名歸」;現在通信趨勢是用光纖,容量比無線電更大,影響深遠,真的很高興他拿諾貝爾獎。

陳力俊表示,高錕在1965年發表「以石英基玻璃纖維進行長距離信息傳遞」論文,帶來一場光纖取代傳統線材的通訊革命。1992年成為中研院院士,才與國內學術界較常接觸。

吳茂昆說,當他看到諾貝爾獎名單公布時,「我真的很高興,也覺得與有榮焉」;高錕是個很客氣、非常了不起、「very nice」的學者,對提攜後進不遺餘力,幾年前每年都有來台灣,最近比較少。

此外,清大校長陳文村表示,2002年籌備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時,高錕就很幫忙。高錕在研究通訊網路領域非常出名,1、20年前就是備受推崇的學者,前陣子獲得日本的諾貝爾獎;他的研究對生活影響很大,例如一根頭髮可以容納幾百萬條電話線。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NCC)委員李大嵩表示,高錕是光纖領域「教父級」人物,大家都以他為榮。沒有高錕,寬頻通訊無法實現,寬頻的骨幹是光纖,未來通訊被光纖取代的可能性很高;且沒有光纖,也就沒有寬頻多媒體,現在很多有線電視的骨幹也是光纖,影響很大。

據中研院網站資料,高錕1957年獲得英國倫敦大學理學士、1965年獲哲學博士,1957年至英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服務,1970年至1974年為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學系教授及講座教授,1987年至1996年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1992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