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事隔一甲子 二戰英軍戰俘回憶在台血淚史

人氣: 8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詹家琪台北特稿)三名二次大戰期間被日軍俘擄至台灣戰俘營死裡逃生的英國老兵,事隔一甲子重回台灣參加紀念活動。回想這段不堪回首的過去,他們表示,對日本人已經沒有仇恨,但這段歷史不能被遺忘。


二次大戰期間,日軍在台北縣金瓜石等地設立戰俘營關押同盟國士兵。英國前戰俘史坦伍德(Stan Wood)(左一)、喬治雷諾斯(George Reynolds)(中)與威廉羅伊(William Roy)在台北縣金瓜石紀念碑前悼念陣亡弟兄。(圖片由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提供,中央社)

高齡88歲的威廉羅伊(William Roy)、91歲的史坦伍德(Stan Wood )和89歲的史坦維克史戴夫(StanVickerstaff)11月中由家屬陪同來台參加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Taiwan Prisoner of War Camps MemorialSociety)舉辦的紀念活動,憑弔這段被遺落的歷史。

西元1942-1945二次大戰期間,日軍關押的美國戰俘和大英國協的同盟國軍戰俘營分布於台灣各地,共計14處,其中包括金瓜石(Kinkaseki)、新店磺窟戰俘營(Kukutsu)、大直的6號營、台中、屏東與花蓮等地。

據紀念協會統計,當時在台盟軍戰俘達4200多人,目前存活人數不詳。

其中,金瓜石的銅礦與金礦,由於屬於重要的戰略物資,特別需要人手挖掘,日軍先後自南洋擄來千名盟軍戰俘強迫加入礦坑生產,很多大英國協大兵病死在這裡。

1942年11月,這三名英國大兵隨著其他被俘擄的弟兄從新加坡運到台灣。伍德回憶,當時街上站滿日本帝國殖民下的台灣民眾,盯著這些在海上被折騰了三星期、不成人形的大兵遊街。他說,有小孩以摸鼻子的方式表達輕蔑,那種受辱的感覺讓他至今難忘。

第四次來台悼念陣亡戰士的維克史戴夫說:「日本人就是要羞辱我們,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場宣揚日本國威的秀。」

他指出,日本人對戰俘施以極不人道的對待。戰俘被虐打迫害事件層出不窮,他們負責粗重採礦與挖掘河床工作,但食物與醫療資源短缺,每天僅以少量白飯與零星碎葉蔬菜果腹。

被囚禁在6號戰俘營的羅伊是第一次到台灣憑弔這段過往。他表示,自己曾恨過日本人,但經過這麼多年,仇恨早已隨時間淡去,一切都是過往雲煙。

伍德說,當年日軍以恐嚇的方式向台灣人民抹黑盟軍士兵,將他們描述成殺人放火的惡人。他獲釋後,曾在一個8歲小女孩臉上看到無比恐懼,那表情多年來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一想到無辜的孩童卻也必須遭遇戰爭的摧殘,伍德說,他早忘了對日軍的恨意。

維克史戴夫表示,他從沒恨過日軍,但為他們的所作所為感到難過,因為日軍把正直的普通人全部訓練成沒心肝的野蠻人。

雖然沒有恨,但這三名英國老兵異口同聲表示,他們不會忘記日本人當年的惡行惡狀,也希望日本政府有朝一日能夠承認錯誤,向所有的戰俘道歉。

伍德說:「這場戰爭的目的是讓日本看到他們做錯了,我們(盟軍)做對了」。

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加拿大籍會長何麥克(Michael Hurst)表示,戰俘離鄉背井,在台灣受盡折磨。戰爭結束後這些戰俘各自回鄉,他們的感受無人聞問,這段歷史不該被遺忘。

昔日的Kinkaseki戰俘營如今已開闢成金瓜石銅山里社區公園,1997年11月23日,「英軍戰俘營紀念碑」在新店磺窟落成,供世人憑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