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歐美經濟復甦溫吞 影響台灣出口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1日報導】-由聯貸案看景氣專題之6(中央社記者林沂鋒台北21日電)台灣10月出口值逼近200億美元,其中對歐美出口增加4億美元受關注。台灣財政部官員分析,台灣對中國出口增加後,將由歐美接手。但學者認為,歐美國家復甦溫吞,後勢仍需觀察。

財政部日前公布10月海關進出口概況,統計長林麗貞表示,10月出口較9月增加7.5億美元,主要對歐洲增加2.3億美元最多,其次為對美國增加1.7億美元,對日本增加1.2億美元,對東協6國出口也增加1.1億美元。

林麗貞分析,面對金融海嘯衝擊,首先由中國大陸反彈擺脫衰退,台灣對大陸出口逐月攀升,按照數據已經連續第二個月正常長。對大陸出口增加後,因為全球景氣回溫,現在更由美、歐、日接手。

她說,美國、歐洲與日本都傳來復甦消息,其中美國今年第三季經濟出現正成長,由於歐、美、日的復甦,以致於10月台灣對美、歐、日出口明顯增加,在這樣發展下,預估11月出口可望超過200億美元。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龔明鑫分析,10月對大陸與香港出口82.6億美元,只比9月增加0.4億美元,如果再把大陸與香港分開看,其實10月對大陸外銷是下滑,反而是因為對香港外銷增加,而把數據拉上來。現在應該問的是,對大陸的外銷是否已經達到瓶頸?

一旦大陸的外銷達到瓶頸,未來的外銷就必須寄望在歐美國家。龔明鑫說,歐美國家的復甦只能用「溫吞」來形容,因為有太多不確定因素。

龔明鑫形容,歐美國家景氣復甦主要是因為各國財政政策與擴大內需的效果,但這樣的效果是否能轉移到各國之間的貿易,還有很多疑慮。甚至歐美國家的擴大內需方案一旦退場後,國際景氣真的可以持續復甦嗎?

他認為,一旦對台灣對對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地區的出口接近飽和,未來更需寄望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的復甦,才能真正帶動台灣經濟的復甦。若第四季沒有突破,明年出口可能會降下來,甚至出現W型的經濟復甦。

台灣經濟研究院第六所所長楊家彥也支持歐美日先進國家復甦力道是否能夠上來,將是影響台灣復甦的關鍵。特別是美國消費如果沒有更進一步的復甦,台灣出口要有重大改善並不容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