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出口陷困境 學者︰暫緩對中投資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鄭琪芳/專題報導

我國今年1月出口較去年同月衰退四成四,金額減少九十七.六億美元,折合新台幣超過三千億元,若情況未改善,出口持續以每個月三千億元的速度減少,台灣經濟前景堪憂,但政府似乎束手無策。前經建會主委、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就痛批:「政府完全不知不覺,害死廠商,要負最大的責任!」

據財政部資料,去年上半年,我國出口仍維持兩位數成長幅度,出口值並屢創歷史新高;但去年9月以來,我國出口開始出現負成長,而且衰退幅度持續擴大,去年12月出口減幅首度突破四成,改寫史上最慘紀錄。

政策不夠靈活 市場被搶走

陳博志表示,台灣出口衰退那麼多,原因可能是有些產品不是最好的,或是幫人家代工,屬於「邊緣產品」,不是人家非買不可的,一旦需求減少,台灣產品也被砍最多,「我擔任經建會主委時推動『知識經濟』,就是希望研發獨一無二的產品,可惜政府及產業界努力不夠。」

他指出,政策靈活性不夠也是出口大衰退的原因,南韓一開始就讓韓元大貶,台灣廠商打不過,面板及DRAM市場都被搶走了,但是「馬總統去年接受媒體訪問時,還對韓元貶值、新台幣相對穩定而沾沾自喜」,完全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不知道產業界已經叫苦連天了。

陳博志並強調,台灣生產力一直撤到中國,尤其馬政府上台後,兩岸經貿更開放,更多投資、生產撤到中國,也是導致台灣出口減少的主因,長此以往,將來要再發展出口也很困難。

分散風險 應擴展歐美市場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也指出,台灣對中國投資太多,台商再從台灣進口中間原料到中國,對中國出口依存度愈來愈高,結果「中國小感冒,台灣就上吐下瀉」。

至於如何改善台灣出口困境?陳博志表示,我國對中國出口下降最多,不僅比其他國家對中國出口下降更多,也比中國進口減少還要多,「政府應該去了解中國對台灣是不是有不公平的政策」,但政府不去了解也不去談判,讓台灣出口受到更大的傷害。

他說:「政府不管大局問題,跟中國談的是買多少柳丁、面板等,就像乞丐一樣,國際談判怎麼可以用乞求的?」況且,台灣經濟問題是在出口,政府卻以為在金融、股市,一直拚命救股市,以存款全額保障政策自滿,根本是搞錯方向。

陳博志也批評,近來政府採取的因應措施都是講假的,「新鄭和計畫」只是口號,恢復外銷退稅更是「比打個噴嚏還不如」,台灣一年出口總值逾新台幣七兆元,增加十二億元退稅金額能有什麼效果?

林向愷則指出,我國對中國出口衰退五成以上,對歐美出口僅減少二、三成,但政府提出的「新鄭和計畫」,主要還是要擴展中國市場,方向根本不對,應該擴展歐美市場,才能分散風險。

他表示,我國出口占GDP(國內生產毛額 )六成以上,但以目前全球經濟情勢來看,要擴展出口是事倍功半,必須「內外兼顧」,同時擴大內需、提振民間投資,政府應暫緩開放對中國投資,否則民間投資起不來,不可能一方面擴大對中國投資,一方面又要提振國內投資,台灣經濟不能「一面輸血、一面失血」。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