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遠哲:能源爭奪致衝突 人類不覺醒將滅亡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宏儒台北15日電)台灣中研院院士李遠哲今天表示,許多已開發或發展中國家皆已過度開發,能源爭奪已成國際衝突重要因素;人類對生活已遠超越地球負荷應有覺醒,否則將走入滅亡。

李遠哲說,全球各種礦物燃料的儲藏量不是無限的,原油在未來 40至60年、天然氣在未來80至100年將耗盡;尤其未來20年間,石油供需差距將會不斷擴大。隨著許多國家的發展,石油需求將越來越多,但供應量將越來越少,供需失衡將益發嚴重。

他認為,人類為發展經濟,維持耗費能源的物質方式,導致能源日漸短缺、價格水漲船高,能源爭奪已是國際衝突重要因素。

他指出,從資源過度消耗和浪費,以及它對生態和環境所帶來的破壞而言,世界確已走入「過度發展」,許多已開發或發展中國家,皆已過度開發。隨人口暴增、人均消耗增加,「無窮」地球已變成「有限」地球。

李遠哲今天受邀在全國能源會議全體大會,以「能源、台灣與人類的未來」發表專題演講。

他說,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2007年4月6日所提報告指出,全球暖化效應較過去嚴重許多,預期2050年氣溫將升高攝氏 2至3度,70%阿爾卑斯山將不再白雪皚皚。

他表示,若氣溫升高2度,缺水人口將達20億,20%至 30%物種將瀕臨滅絕,有更多人將因營養不良、疾病、熱浪、旱澇而死亡;在最嚴重情況下,全球將有1/5受洪水影響,11億到32億人缺水,全球恐出現大規模物種滅絕。

李遠哲表示,許多已開發國家過度耗費能源與其他自然資源,顯然不是理想的發展模式。因此,人類必須尋找一個新的、可永續發展的模式,調和人與自然的衝突,改變「人定勝天」想法。

為達永續發展目的,李遠哲認為,人類必須做到幾件事,包括更有效利用能源與其他天然資源;發展再生或不產生溫室氣體的新能源,減少依賴礦物能源;檢討人口政策;保護生活環境與生態系統,尤須維護生物多樣性。

至於台灣,李遠哲說,欣見總統馬英九兌現競選承諾,宣示溫室氣體減量目標。雖然科技進步帶來再生能源與省能技術發展,但未來3、50年內,仍不足以取代減少使用化石燃料所帶來的二氧化碳減排量,因此改變人類生活方式,將是很重要的方向。

他強調,台灣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600人,較美國高20倍、較日本高 2倍,人均獲得的太陽能並不豐富;為達全國CO2排放減量目的,台灣必須下很大的決心。

李遠哲說,過去100多年來,「我們走錯了路」,現在只以科技解決21世紀人類所面臨的問題是不夠的。人類不應盲目促進消費,盲目從事破壞性大建設,唯有回歸大自然,人類在地球上的永續發展才有可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