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有資金 有技術 何需中國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信升、藍鈞達/特稿

當中國在台灣國防上依舊處於「敵國」角色時,政府竟要大開中資來台參與公共建設投資之門,未來的機場、海港及交通建設都准許中資投資,那無疑是如木馬屠城記,將台灣的國安命脈交到敵人手上。

安全命脈不能交到敵人手上

過去工程會在面對外界質疑開放中資投資公共建設時,總有一套漂亮說詞:「以國家利益為考量,有利於國內產業長遠發展」。令人質疑的是,現有所有公共工程從天上的衛星到開山、填海、開隧道、造機場、開商港等,台灣業者的技術早就傲視全球,從商業角度看不出開放中資的意義何在?只是排擠台灣業者投資得標的機會。

再從資金面來看,根據央行最新公佈的M1B及M2年增率,除了股民注意的黃金交叉,也同時代表台灣正面臨資金浮濫的局面;另今年一到4月,全體金融機構存款激增一.三七兆元,幾乎逼近去年一整年的增加金額,說現在市場資金「淹大水」,一點都不為過。

台灣既然不缺資金,為何需要向中資招手?

央行昨也公佈4月份主要金融機構放款與投資月增率,數字為○.○五%,創2003年5月以來的新低,凸顯儘管銀行手上錢多,放款卻畏畏縮縮。在這種明明內資充裕的狀況下,政府不持續鼓勵銀行放款,活絡民間資金,卻還要開放中資投資公共建設,完全是「本末倒置」,因為台灣根本不缺錢。

更有甚者,在金融風暴暫歇的當下,與公共建設相關的放貸需求因風險較低,頗受銀行青睞,一旦中資來台,可能造成資金排擠效應,「肥水落入外人田」,只會讓金融體系的資金浮濫程度更加嚴重。

電影「海角七號」中令人莞爾的台詞,「山也BOT、海也BOT」,一語道盡國內促參法規確實大有問題。在諸多問題還沒解決前,馬政府又自行綁上爭議性極高的中資「投資」公共建設三大類、十一項目的不定時炸彈,繼續「只要對中國開放,就能解決所有經濟問題」的荒謬邏輯;事實是,台灣不缺資金、不缺技術,缺的是就業機會,和頭腦清醒的執政團隊。既然是對本地業者有害之事,為何政府還堅持要開放?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