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布農族打耳祭 老獵人憶往事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28日電)全國布農族打耳祭活動今天在高雄縣桃源鄉登場,花蓮、台東、高雄及南投縣布農族展演傳統祭儀,打耳祭讓台東縣延平鄉80歲老獵人阿努巴拉拉芘沈浸在打獵往事。

布農族幾乎每個月都有祭典,但以4、5月播種、除草後農閒時的「打耳祭」規模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祭儀,布農族男人在這期間最活躍,一起練習射擊、一起吃烤肉,並祭拜獸骨、武器,也指導青少年射箭、射擊的技巧,傳承經驗與文化。

「打耳祭」由部落領導呼喚族人參加祭典,先「祭武器」,祝禱儀式後獵人進入山中打獵,婦女則釀酒;獵人們帶著豐碩的獵物回部落,接受族人的歡迎,獵取的鹿耳被架在木架上,由獵人指導青少年射耳,學習打獵技巧;在領導見證下,獵人們報戰功後,將獵物分享給族人,一起喝酒,分享打獵成果。

阿努今天戴著山羌頭的帽子,盛裝與延平鄉武林村族人參加活動,年輕族人很推崇他。

阿努說,他10多歲跟隨父親、部落獵人上山打獵,直到近幾年才逐漸脫離獵人行列,但他表示,雖然不進入深山獵捕動物,但在住處附近架設捕獸夾,獵捕損壞農作物的山豬。

數十年的獵人生涯,阿努獵捕的獵物有台灣黑熊、水鹿、山豬、山羌,其中山豬100多頭。他表示,山豬的鼻子很靈敏,聞到異味就會遠離,比較難接近。3隻黑熊是以前獵捕的,自從黑熊列為保育動物,原住民就不再獵捕。

「日據時代獵人的武器是自製的弓箭、長矛,輔以捕獸夾、陷阱。」阿努表示,獵物尤其山豬陷入陷阱或被獸夾夾住,再以弓箭或長矛射殺,但他有一次以石塊砸死一頭獸夾夾住的山豬。

近民國50年出現獵槍,原住民靠模仿、相互切磋自己購買材料製造獵槍,阿努先後製作3把獵槍使用,現在已交給兒子。

獵物是原住民主要動物性蛋白質來源,現在肉類來源充裕,誘因減少,原住民打獵活動不再像從前那麼需要,且政府保護野生動物,原住民打獵需經申請核准,祭典時打獵儀式也是象徵性動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