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環保人士喊:淘汰高污染產業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劉力仁、王昶閔/綜合報導〕對學者驚人的研究報告,官方說要更謹慎研究,民間環保人士則認為,短期內要淘汰高污染工廠,長期而言,台灣石化產業結構需要調整。

環保署長沈世宏表示,會針對詹長權的報告數據、論點加以研究,並邀請其他專家學者多提供意見,求取嚴謹的結論。他承認,環保署在六輕地區曾測量到部分污染物超出標準,對當地會有更多管制。

目前為台北醫學大學榮譽教授的前環保署長陳重信說,當初看見衛生署一份二○○六公布的報告,雲林癌症死亡率遠高於其他縣市,甚至是其他縣市二倍之多,尤其肝癌發生率特別高,他聯想是否跟六輕有關,積極派員檢測,由於六輕靠海,在海鹽侵蝕下,排管容易鏽蝕,導致乙烯等氣體外洩,屢遭環保署處罰。

陳重信表示,雲林是台灣最貧窮的縣份,居民都屬經濟弱勢的一群,在這個區域內,有這麼龐大的石化工業,牽涉到的是「環境正義」的問題,各界應給這些經濟弱勢民眾更多關懷,政府也應該嚴肅評估,還需不需要這種高污染的產業?

環保團體看守台灣秘書長謝和霖說,六輕工業區內工廠數目多,空氣中常瀰漫各種揮發性有機物會飄出的怪異氣味,這些揮發性有機物包括含苯的芳香族化合物,都有致癌性。

謝和霖說,台西由於東北季風狂吹,影響相當嚴重,褒忠距離比較遠,影響相對減小。治標方式是停止工業區擴建,淘汰高污染工廠,尤其許多工廠製造PVC(聚氯乙烯 )塑膠用品,製程中排放許多有毒氣體,都是致癌物,台灣經濟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階段,根本不需要這種產業。

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理事長、成功大學環境醫學所教授郭浩然表示,政府不能等到問題擴大、居民陸續受害才來研究,現在就應儘速監測環境中相關致癌物濃度與分布,並針對周遭居民蒐集檢體,進一步檢測是否已出現癌症早期指標,例如染色體的異常變化等。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