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亦宛然李傳燦逝世 一生奉獻布袋戲薪傳

人氣: 12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縣4日電)長期奉獻國內布袋戲薪傳的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館長李傳燦,日前因癌症併發感染過世,他一輩子奉獻布袋戲薪傳,還會製作精緻戲偶,是少數兼具演出技藝與工藝製作的演師。

李傳燦為已故國寶級布袋戲藝師李天祿的次子,從小就跟隨父親身旁學藝,7歲時在汐止第一次上台擔任「二手」,讀書時期也常在課餘參與演出。

李天祿布袋戲基金會執行秘書、李傳燦的兒子李俊寬表示,父親因為頭頸部腫瘤住進基隆長庚醫院進行標靶藥物治療,住院期間因為人工血管感染,於6月30日晚間7時去逝,享壽64歲。

李傳燦的女兒李瑞伶表示,追思靈堂設置於台北縣三芝鄉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的演藝廳內,這是團長畢生奉獻心血的地方。告別式預計在8月1日舉行,隨後,安葬在金寶山墓園,與其父親李天祿一起長眠。

亦宛然掌中劇團第三代主演、莒光國小「微宛然」出身的黃僑偉,曾在台大戲劇系開了一堂「布袋戲入門」。黃僑偉今年34歲,跟隨李傳燦學藝24年,他回憶師父的巧手,當年是因為布袋戲偶、道具從中國大陸進口,壞了要修理,趕不上演出。

手巧的李傳燦決定自己雕刻製作更有神韻的木偶,自己刺繡製作衣服,讓演出內容更豐富與有變化。

1984年,李天祿首開風氣,帶領亦宛然團員到板橋市莒光國小教授小朋友布袋戲,帶動校園學習布袋戲的風潮,實際上,多是由李傳燦協助年事已高的李天祿薪傳任務。

黃僑偉說,師父不但巧手,還是「超級推手」,完美的演出需要堅強的團隊,李傳燦就是布袋戲前場中,協助「頭手」完美演出的「二手」,總是當一位無名英雄。

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在1996年開館,翌年,李天祿逝世,李傳燦接任館長與亦宛然團長至今,畢生傳承推廣布袋戲文化而努力。

李傳燦終生對傳統技藝的無私奉獻受人感念,他所教授的宛然子弟們,為了感謝其生前教導,決定7日起至30日每晚在靈堂演布袋戲追思。

明天是李傳燦「頭七」,一般信仰中認為亡者會回家,與李傳燦如兄弟,一起向李天祿學藝的法國小宛然團長班任旅,明天將搭機來台追思。黃僑偉也將與李傳燦的14歲孫子李奕賢、12歲外孫張家銘,在靈前演出「孫悟空大鬧水晶宮」,讓師父與阿公知道他在天之靈並不寂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