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圓明報導
中國經濟不斷下行,北漂一族的生活處境尤為惡劣。很多打零工的日結工,為了省錢,已不再租地下室或住旅店,成為另類流浪者。
3月8日是拆牆運動發起的一周年。拆牆運動負責人劉棟玲表示,通過技術輔助和公布建牆惡人榜,大家對拆牆運動形成共識,「防火牆倒了,中國共產黨也就倒了。」
近幾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司法的倒退、經濟的下滑不一而足,分析認為,這不是疫情帶來的問題,而是中共政治體制本身造成的惡果。
近日,中共最高法的法院案例庫上線,而裁判文書網上傳的案例斷崖式下降。法律人士分析認為,中共企圖廢棄裁判文書網和判決公開,偷梁換柱,推行嚴刑峻法。
三年前中共嚴厲打擊教培行業,導致千萬人失業、教培業凋零。近日,中共教育部再發文件,要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規範」,引發網友嘲諷。
中共財政空虛,公務員降薪潮蔓延,中國最大的經濟省份廣東也未能倖免。當地公務員獎金取消,企業補貼拖欠,連離休老人的離休金都被降薪並追繳二年。
「共產黨迫害人權是一系列的,它是個連續劇,你不知道是哪一段,就被搞上(迫害)了。」在德國尋求政治庇護的應紅冠女士,通過電話預約在遣返營接受了大紀元記者的採訪。
在中國大陸,人們普遍感覺到年味越來越淡,而在海外華人群體中,保留著一些美好的中國傳統,過年時分外熱鬧、喜慶,人們在尋找失落的傳統文化。
在中國大陸,人們普遍感覺年味越來越淡,而在一些海外華人群體中,保留著一些美好的中國傳統,過年時分外熱鬧、喜慶,人們在尋找失落的傳統文化。
中共的暴政激起海外人士越來越多的抗議。但海外的庇護程序是嚴格的,由於擔心母親被遣返回中國受到迫害,一名在德國的留學生向媒體發出求助。
近期,滯留泰國的民主人士疑遭連環抓捕。聯合國難民付易峰1月中旬被抓,半個月後,奔走營救他的民主黨人譚翼翔也被抓入移民監獄,引發外界關注。
2024甲辰龍年除夕夜,拆牆運動發起簽署行動。拆牆運動負責人表示,近一年來,由於各國義工的加入,拆牆運動取得很大進展,「防火牆不倒,聯署不結束」。
在西方醫療體系不斷健全完善的今天,中國的醫療卻被指「被人家甩了18萬條大街」。在中國大陸,看不起病、有病陷入絕境的情況仍然常見,這殘酷的真相和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在西方醫療體系不斷健全完善的今天,中國的醫療卻被指「被人家甩了18萬條大街」。在中國大陸,看不起病、有病陷入絕境的情況仍然常見,這殘酷的真相和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在中國被控間諜罪、已經被關押長達五年的澳大利亞華裔作家楊恆均,星期一(2月5日)被北京第二中級法院以間諜罪判處死刑緩期執行,並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山東青島市屬於新一線城市,房價直追北上廣。但業內房產經紀表示,今年樓市蕭條,客戶觀望,寫字樓空置沒人接盤,成交的還要給客戶返佣金。
中國公民田永德、韋亞妮和兒子黃星星1月30日自馬來西亞吉隆坡飛抵台灣桃園機場,跳機尋求台灣政府准予緊急暫時中繼避難。不過,2月1日上午三人已經被遣返回馬來西亞。
一位公民維權代表遭中共當局多次重判,罪名從「擾亂秩序」、「尋釁滋事」到「顛覆國家政權」。她帶著未成年的兒子到泰國申難,日前在台灣跳機,尋求外界緊急關注。
在中國大陸,近期出現一些新的案件,衍生出「挖祖墳式辯護」「占坑律師」「殺豬式庭審」等新詞,被認為是法律不能得以正確實施的典型代表,引發業界內外熱議。
四通橋事件掀開了白紙革命的序幕,但彭載舟並不是反抗暴政唯一的「孤勇者」,幾個月後,在山東濟南萬達廣場建築物的北牆上,出現了「打倒共產黨 打倒習近平」的紅底白字電子條幅。
11歲的孩子被限制出境,律師爸爸公開質問:這屬於連坐?還是「危害國家安全」?人權律師分析認為,近來最高法對「連坐」制度的規定,是中國法治的又一個大倒退。
山東無戶籍青年付易峰,去年偷渡泰國並獲得聯合國難民身分。日前卻在泰國突遭警察抓捕,現被關押在IDC(移民拘留中心),面臨遣返大陸,引發外界關注。
去年11月底,山東省東營市發生大規模綁架法輪功學員事件,至今仍有多名學員被非法關押在看守所,有一名學員在洗腦班被迫害致精神失常。海外法輪功學員呼籲外界關注這場邪惡的迫害。
「我們沒有選票的權利,我們只能用腳投票。」走線華人柴松在台灣大選之際,講述了自己不為人知的經歷。他認為,台灣人不知道中國人所遭受的迫害和苦難,希望警示同胞:選誰當總統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但是不能被中共騙了。
中國正在進行「百模」大戰,但業界認為,人工智能大模型競爭即將「洗牌」,估計活下來的不多。在美國祭出AI芯片禁令之後,中國AI企業的前景將會如何?為此大紀元採訪了相關領域的專家。
中國正在進行「百模」大戰,但業界認為,人工智能大模型競爭即將「洗牌」,估計活下來的不多。在美國祭出AI芯片禁令之後,中國AI企業的前景將會如何?為此大紀元採訪了相關領域的專家。
中美建交45周年來,兩國從接觸走向對抗。近期,中共欲借中美建交45年緩和氣氛,不過分析認為,中共是試圖爭取外資,但這種做生意般的討價還價未必能如其所願。
因應少子化衝擊,有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多省市正在給「從教熱」、「師範熱」降溫。分析認為,人口構成的變化、財政的危機等已對教育領域產生影響。
郭松是一名有三十多年教齡的小學老師,去年5月來到新西蘭,一是逃避瀋陽當局對她的株連迫害,二是為營救弟弟郭泓奔走呼籲。她表示,要站出來為更多中國人發聲。
全球AI熱潮中,中國AI賽道的領軍者商湯科技被指陷入窘境。分析認為,中國的AI企業因與中共深度綁定,沒有商業的自由市場。同時中國的AI企業受硬件局限在通用大模型上的建樹不會很大。
共有約 104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