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前言不对后语/台卫署风险评估 美牛舌算内脏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昶闵、邱燕玲、许绍轩、王贝林、林嘉琪、李宜儒/台北报导〕经济部国贸局日前以牛舌等六部位牛杂不是内脏所以允许进口,但有学者检举,当初卫生署其实是把牛杂纳入“美牛内脏”进行食用安全风险评估,依法不能进口,否则就须全面重做风险评估。卫生署昨日坦承,当初的风险评估与目前的进口法令,确实对内脏范围有“定义不一”的矛盾,必须由立法院厘清。

*若牛杂六部位属内脏 依法不能进口*

经济部国贸局日前核准美国牛骨、横膈膜 (肝连肉 )、牛舌、阴茎、睾丸、牛尾、横膈膜(裙肉 )等牛杂进口,遭外界抨击,卫生署、经济部、农委会昨召开联合记者会强调,牛杂不属禁止进口的美牛内脏、牛绞肉,进口于法有据。

但根据卫生署去年公布的美国带骨牛肉与相关食品风险评估报告中,仅针对带骨牛肉、不带骨牛肉、牛内脏与牛绞肉进行评估,有学者昨日质疑,若上述牛杂不属内脏,就形同未经风险评估,也不宜进口。

*卫署:学者评估整只牛是安全的*

食品药物管理局局长康照洲昨晚回应指出,询问作者后,该份风险评估报告是将牛杂归属于内脏,但结论是整只牛都是安全的。

但这相对也等于认同牛杂是不能进口的内脏,法令及当年的风险评估报告对牛杂的定义根本是“两种版本”。康照洲无奈地坦承,该份风险评估是民国九十六年委托学者进行,未来要解套,必须要请立法院针对内脏进行更明确的定义。

长庚大学神经科教授陈顺胜表示,卫生署的说法自相矛盾,无法对国人自圆其说,这些牛杂部位对美国人来说就是内脏。卫生署牛海绵状脑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台湾大学职业医学与工业卫生所教授詹长权认为此次进口项目,以牛舌最令人担心,因为最接近特定风险物质扁桃腺,建议政府重新界定内脏定义,针对牛杂部位进行风险评估。

*绿委拉经长要求撤销 施颜祥发飙*

民进党立委昨在立法院经济委员会连番炮轰经济部长施颜祥,要求其签署撤销输台证明的同意书,王幸男、陈亭妃还拉着施从场内追到场外,施颜祥当众发飙说:“你不可以这样!”最后施搭上座车拂袖而去。王幸男则把要求签署撤销输台的同意书纸板放到施颜祥座车的挡风玻璃上,还拍了挡风玻璃好几下。

其实,质询时连国民党立委都表明反对立场。丁守中直言,美牛进口不久前才惹出大风暴,政府要有政治智慧,“政府应当机立断不准进口”!

不过,民进党立委黄淑英表示,身为当初修法参与者,“现在要去讲牛舌不能进口,我说不出口。”如果卫生署觉得风险比较高可以加强管理与检验,抽样的比例可以提高。现在要禁止美国牛舌等牛杂进口,不但对国家的信誉会有影响,也会对立法院的信誉会有影响,当初这是立法院授权,不应苛责行政官员,也不能为反对而反对。

*外交部回应 美方公告是片面做法*

外交部次长沈吕巡在立院答询表示,美国农业部日前的公告,是美方片面作法。据指出,卫生署长杨志良对此次突然传出美牛要再扩大进口大发雷霆,抱怨根本不知道有与美方洽谈此事。

国贸局表示,4月中厂商申请进口的牛杂,主要为牛舌及牛横膈膜,分别有一百一十九公斤及三百三十公斤。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