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剪黏师王保原 10月办展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柏凯台南县28日电)知名剪黏师父王保原停止剪黏创作30年,台南县文化处为让民众能欣赏这项日益少见的庙宇艺术创作,将自10月1 日起在佳里镇萧(土龙)文化园区,展出他的艺术作品和创作工具。

台南县政府今天召开特展展前记者会,介绍王保原的新创作,王保原也亲自出席。

台南县文化处长叶泽山在记者会表示,王保原已经30年不用剪黏技法创作庙宇文物,但这次为了个展,特别把收藏多年的剪刀等旧工具找出来。

叶泽山说,王保原花了超过 1个月时间,以手剪彩色玻璃成1 公釐细丝慢慢黏贴灰泥土,创造出生动精致的“穆桂英与焦赞”塑像。

81岁的王保原表示,他18岁到台东习艺,最初10年用油漆创作,28岁回到故乡佳里镇金唐殿参与整修,才开始学习使用剪黏技法创作。

王保原说,他的父亲王石发,年轻时为彩绘师父,后来跟随知名剪黏师胡金龙学习剪黏技法,王保原也跟着习艺,成为何金龙的第三代单传弟子。

文化处表示,王保原具备泥塑、画师、交趾陶等功夫,其中剪黏技法属于嵌镶式浮雕,工匠将剪裁过的彩色玻璃或金箔细心黏贴于灰泥土,创造出五彩缤纷的塑像,图案内容包括民间传说封神榜人物、花鸟虫鱼、山水树林等。

王保原指出,剪黏彩色玻璃需要耐心跟天分,他 1天至少可以剪黏30片 1公釐彩色玻璃丝,但大多数创作者若1天能剪出15片就已经是好功夫了。

叶泽山表示,每个剪黏艺术品都是创作者独一无二的心血结晶,当时台湾多达百间庙宇都可见王保原的艺术作品,王保原最远还曾到马来西亚饭店的中国餐厅进行创作。

不过,王保原说,现在庙宇艺术创作多以模具塑出泥像后再以釉料上色为手法,如此省时方便而且可以大量制造,剪黏技法已渐渐失传。

10月1日至 31日“剪黏大师王保原暨南瀛剪黏匠师与画师特展”于萧(土龙)文化园区A5馆展出,展览作品包括王保原参与手绘创作的庙宇建筑老照片、文物和使用工具。

另外,也将一并展出与王保原庙宇创作与学习历程相关连的何金龙、潘丽水、王石发等名师作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