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打铁传三代 匠心发扬台湾工艺

人气: 6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夏念慈高雄23日电)“谁说日本武士刀一定比中国宝剑好?”,传承百年三代的打铁师傅郭常喜,钻研转型铸造刀剑,电影“卧虎藏龙”里的青冥剑,就是出自郭常喜之手,将台湾打铁工艺名扬海外。

郭常喜已年过六旬,出生在原高雄县茄萣乡渔村一间简陋打铁铺家庭,祖父及父亲都是打铁师傅。他说,国小毕业13岁那年,开始拿起小铁锤,加入父亲打铁行列,高温下一锤又一锤,打造他的刀剑工艺人生。

郭常喜的店,原本专售菜刀、鱼刀、劈柴刀及锄头等传统刀具,退伍返乡接打铁铺经营。他记得,期间偶然机缘,接触中国古代鱼肠剑相关讯息,引发他钻研中国古代刀剑的兴趣。

他钻研后学会传统锻造法,用来打造宋江阵民俗艺团全套武具,自此声名大噪。邻近企业主闻名委托订制高精密食品机械用刀。

郭常喜虽站在事业巅峰,但并不因此自满,为证明中国传统兵器不会输给日本武士刀,他还远赴日本学艺,民国79年返回家乡在兴达港区附近成立刀铺,展开他精彩中国古兵器研创铸造世界。

郭常喜在国内工艺界屡绽光芒,国内工艺竞赛屡屡获奖,连国际导演李安执导电影“卧虎藏龙”男主角持用青冥剑,都是由郭常喜所铸造,自此台湾刀剑工艺扬名海外,国内外游客经常慕名参访兴达港刀铺。

郭常喜为让台湾铸铁工艺永续留传,不仅个人转型为工艺家,还在茄萣开设郭常喜兵器艺术文物馆,收藏国内外古今兵器6000多件,入选为台湾工艺之家,推广文化不遗余力。

郭常喜刀剑工艺优异表现,近年常获中国大陆、东南亚及日本等民间艺术团体赏识,作品常受邀至当地展出。他曾多次率原高雄县古兵器协会成员前往,进行国际刀剑艺术文化交流。由他打造的“干将”及“莫邪”宝剑即获大陆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永久馆藏。

郭常喜说,精益求精下,才能缔造台湾兵器铸造的工艺成就,同时也忧心工艺传承问题,希望能争取更多年轻人认同加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