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味王:市面 2成酱油标示不符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0月2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韩婷婷台北28日电)味王总经理陈恭平今天表示,市面约20%酱油都有标示不符问题。他呼吁消费者不要购买每瓶(360CC)价格低于新台币40元的酱油。

针对最近电视媒体有如何辨别“纯酿造酱油”和“化学酱油”的相关报导,为免消费者误解而对产品有疑虑,味王今天特地出面说明二者制造及差异。

陈恭平表示,通常纯酿造酱油成本就超过40元,如果售价低于40元,肯定不是纯酿造酱油。

为了大家的健康,他呼吁大家尽量购买台湾 5大品牌金兰、统一、味全、味王、万家香的纯酿造酱油。

他解释,酱油种类分二种,一种是纯酿制,一种是氨基酸酱油(一般称的化学酱油)。

他说,纯酿造是用大豆、小麦“蒸煮”后,经过180天发酵,温度要控制在18度以下。

至于化学酱油,是用化学氨基酸进行“分解”,发酵时间只需4天,全制程只需一个星期就可完成,因此制造成本差异很大。

陈恭平指出,纯酿造需经过 180天发酵,由于是小麦、大豆等酿造而成,建议消费者只要开封就要放在冰箱,不能放在常温超过一个星期。纯酿造有豆香,不放在冰箱,几个月后一定会产生白色霉菌。

至于一般化学酱油,他表示,据了解,台湾酱油业都有生产所谓“化学酱油”,只是数量多寡而已,事实上所谓“化学酱油”,应正名为“非纯酿造酱油”。

他强调,消费者要关心的最重要关键,是产品内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单氯丙二醇”。

陈恭平表示,透过酿造公会了解,台湾 5大厂都会把此一有害物质去除,达到0.4ppm以下的标准。台湾五大厂市占率约近8成。

他以味王为例,非纯酿造酱油因成本考量,以小麦、黄豆经180天发酵的纯酿造生酱油液,再添加“氨基酸液”,生产过程中是以黄豆粉为原料,加上食品级盐酸分解,惟最后无“单氯丙二醇”检出,品质绝对符合国家标准。

陈恭平强调, 4年前台湾出口到欧洲的酱油只有味王没被验出单氯丙二醇,目前味王外销市场包括欧州、美国、中东及澳州,每年约200万至300万美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