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开复补修死亡学分 生命不是只追求名利

人气: 19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5年07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前微软全球副总裁、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在罹患“淋巴癌第四期”,面临死亡后,开始省思“世事无常,生命有限。”“我终于放下热爱的工作,回到台湾接受治疗,被迫补修死亡学分。”

他因名利而失去初衷,虔诚祈求上苍痛改前非

李开复出版新书《我修的死亡学分》,日前在台北晶华酒店举行新书发表会,分享他生一场大病后对生命的领悟。2013年9月,李开复在微博公开他罹癌的消息。当时担任创新工场董事长与执行长的他正准备积极帮助年轻人创业,却因为“淋巴癌第四期”让一切停摆。

人在世俗里面很容易陷入现实世界里面,他因长期的压力与对工作的投入而忽略身体的警讯。经过人生的重击与严峻的一年,李开复对自己、对人生有新的反省,发现他早已因名利而失去初衷。李开复说:“我们每个人都要临死才会想到这样的事情吗?”

面对死亡,李开复也从迷惑、愤怒,转而平和接受,将癌症视为朋友。他反省自己这一生最大的错误,是把人生最精华的时光,浪费在追逐那些看起来五彩斑斓的泡沫。他虔诚祈求上苍:“拜托再给我一次机会,只要让这场病赶快过去,我绝对痛改前非,尽力弥补……。”

“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

李开复事业成就一帆风顺,他26岁时,博士论文就得到《纽约时报》半版报导,被全美资讯工程学排名第一的卡内基美隆大学(CMU)破格授予教职;之后投效苹果、微软及Google都快速得到拔擢,担任当时华人最高阶的职务;他还曾获美国《时代杂志》选为年度百大风云人物。

“一帆风顺的人生履历,让我的骄傲悄悄滋长,”他提到,理工科培养出来的思维模式,包括因果逻辑、结果导向和一切以量化判断……,让他在追求效率时变得冷漠无情。“我是走在一条颇为正确的道路上,但是,过度的名声却让我的中心轴偏了”。

他省思,国学大师钱穆先生送给父亲的条幅“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一直挂在客厅,跟随他飘洋过海,又跟着他回到自己的家乡;仿佛父亲的耳提面命,随时在身边叮咛、提醒。但是,“我居然充耳不闻,因为我打从心里是‘有求’的,最要命的是,我还自认‘无求’!”

李开复喜欢被热情的粉丝簇拥着,喜欢一打开电脑就看见蜂拥而至的回应……。他反省,“所以,我做的许多事,其实是有条件的,我算计着各种成本,衡量成败得失;我并没有为所当为,随缘去做我做得到、而且我也想做的事。”

“循着这个线索追溯我的所有‘偏差行为’”,他发现自己太在意别人怎么看他了!他想要把自己塑造成某一种可以留存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这个心态,说好听是“爱惜羽毛”,其实就是爱面子、好名。

这场病后他觉悟,他不认为再过50年,这个世界还有人会记得他,他也不在乎是不是还有人记得,因为那都不重要了!“我现在最在意的是,我能不能让身边的人感受到我的温暖、善意?我是不是能够不分愚智优劣、毫无差别的对待每一个跟我有缘相见的人?”

创新工场创办人李开复新书《我修的死亡学分》昨天发表,李开复表示得了癌症后体认到应该多花时间陪母亲、老婆与女儿。(钟元/大纪元)

学会感恩

“要把‘骄傲’从我的根性中一点一点拔除,很重要的一个功课,就是学会感恩。”李开复表示,因为唯有感恩,才能把盘踞在他心里的“自我重要感”松开,让自己走下高台,走入人群,跟大家融成一体。

李开复学会感恩疾病之后,他就不再质问“为什么是我?”当心中那种随着强烈的自我意识而来的抗拒之心渐渐软化,他开始自问:“为什么不是我?”他发现,癌症之前,人人平等;而他,脱掉了过去的所有光环、头衔,他不过就是一个肉眼凡胎的普通人。

他还发现,“感恩”有几个层次,第一层是想到亲人对他这么好,他好感激!第二层是“我怎么没有回报?”这是做人应有的态度,不懂得回报就没有良心了。第三个层次是主动付出关心和爱,最后是付出之后不求回报。

学会感恩,让他从内心感受到平和与爱。他说,这种爱,来自于亲人、朋友之间的关怀,也来自于跟万物、跟众生的一体感。他体悟,人所有的缺陷,都是在趋向圆满的过程之中;就像佛教徒所相信的;不断轮回的人生,就是来学习有朝一日可以像佛一样成为觉悟的人。

他表示,既然相信每一个人都跟他一样在继续成长中,那么,对于过去曾经伤害他、打击他的人,他不仅宽恕他们,也感恩他们。因为他们是在不够完满、不够成熟的状态下,可能因为内心还有恐惧、还有很多欲望,所以做出了伤害别人的行为。他也希望他们早日脱离恐惧的威胁,让自己更趋圆满。

相信神的存在

李开复在微博上发布:“我并不是虔诚的教徒,但我相信神的存在,因为我相信世界的奥妙,不是科学可以完全解释的。我相信与一些人的缘分和那种信任,不是友情、亲情可以解释的,我相信善有善报。我相信我们所有的遭遇,必有其道理。”

他愈来愈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相遇绝非偶然,亲人、夫妻、子女的缘分也必有此生来世的因果,似乎我们是相约了来到这个世界,一起完成一个梦想,或是共同学习某一项功课。”

2015年5月他得到母校CMU颁赠荣誉博士学位,并获邀对毕业生致词,他特别提醒学弟妹们:“你们有责任做出明智抉择,在技术的选择上,要致力于能把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技术,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先进或很酷。”

“在工作的选择上,要选择能拯救生命的工作,而不是破坏生命的工作;要选择强化人类的工作,而不是取代人类的工作。选老板时,要选择有大爱之人,而不是贪婪小人;要选择想帮助世界的善人,而不是想征服世界戾气之人。”他希望大家能够思考:他们是否凭着良心做每件事?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世界是否会更好?

记者会中他表示,出版新书所提到的死亡学分,一共有7个。他领悟到健康无价、万事都有理由、珍惜缘分、学习如何生活、经得住诱惑、人人平等,以及人生究竟是为什么。他衷心企盼读者从中有所收获,不用补修死亡学分,就能明白什么是自己最该追寻的,能够自我实现,拥有理想的人生。

现在的他敞开了自己,自由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缘分,宁可跟一群年轻人见面分享经验,拒绝了跟一群话不投机的大老板同桌吃饭。别人想破头也无法理解他怎么愿意花时间在一件全然看不到利益的事,他心里却很清楚,“当我不再斤斤计较付出时,才能获得最真诚的人情互动”。

责任编辑:苏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