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从烧烫伤中浴火重生

文|林旭华 急诊专科医师  编采|林宜慧

人气: 932
【字号】    
   标签: tags: ,

为何烧伤救治难度之大?后续所面临的问题是如此棘手?这问题牵涉到患者的烧伤面积、严重度、年龄、生存意志,感染控制和选择的救治方法等因素,决定着复原的情况与存活率。

我们人体的皮肤有三部分的组合,分为表皮层、真皮层及皮下组织。表皮层约0.1~1mm厚,是由基底层分裂产生新的表皮细胞所构成;真皮层包括胶原纤维、神经、血管、以及皮肤的免疫系统,真皮层再往下就是皮下组织。

分辨严重

烧烫伤的严重度是以深度和面积程度作为判断依据。因此,烧伤被分为一至四度:

一度烧烫伤:只有伤害到表皮层,出现红热痛,但不会起水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海滩晒伤、轻烫到热锅都是一度。

二度烧烫伤:伤及部分真皮层称为浅二度,如果真皮层全层伤害,称作深二度,深二度较浅二度易留下疤痕,可能需要植皮。

伤及皮下组织,表皮成焦黑,肉色变白凹现且硬如皮革,会留下厚性疤痕,通常需要植皮。

发生在全层皮肤、骨骼和肌肉,组织成焦炭状,部分患者需要截肢。

烧伤面积简单计算法

以患者的一个手掌掌面大小(不包含手指)算做全身面积的1%,由此推估。此法适用于成人及儿童。

烧伤的死亡率推估

中重度烧伤的死亡率,有一个简单公式:烧伤面积+患者年龄。例如大学生王小明今年二十三岁,全身50%烧伤,死亡率粗估为73%。所以,台湾这次发生的尘爆事件,后续的状况极不乐观。

重度烫伤定义

通常是指二度灼伤大于20%以上或三度灼伤大于10%以上,一般建议要住烫伤加护病房。

紧急送医的外科处理

皮肤的功能主要防止病菌侵入体表,并且留住体内水分不会挥发。当发生火灾、爆炸破坏了原本的皮肤防道线,使身体带来了种种改变,严重者恐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当患者送往医院后,维持呼吸道畅通为首要,接着个别依患者情况做初步伤口处理或外科手术处理。

1.焦痂切开

三军总医院外科实习医师张嘉敏表示,烧焦的皮肤形成黑色坚硬的焦痂,加上患处充血肿胀,往往压迫到伤口下的神经肌肉,造成进一步坏死,就是所谓的腔室症候群(compartment syndrome)。所以到医院处理第一步施行焦痂切开术,释放压力。并且做清创,移去死肉,消毒伤口。

烧伤护理
烧伤护理

2.伤口护理

真皮层的皮肉重新生长,需要数周到半年,所以医院会在伤口上覆盖敷料,隔绝病菌、防止水分流失。张嘉敏说,人体的精微复杂程度超乎想像,目前并没有任何敷料或人工皮可以完全取代皮肤功能。敷料下的伤口不断渗水,需要每天换药两次,吸去水分,往往一个加护病房病人换药要出动四到六个护理师处理,全程在无菌下进行。

常使用的烧烫伤敷料是药膏、人工皮、海藻胶、泡棉敷料等,其成分功效主要是为了抗菌、保湿、透气、亲水等复合成分材料,如含抗生素、蘆荟胶、藻胶等成分。

植皮手术(Fotolia)
植皮手术(Fotolia)

3.植皮手术

林艾医师表示,单只用敷料或人工皮,住在加护病房,每天换药,很容易感染,通常患者身体无法承受。并且伤口形成的疤痕组织没有弹性,预后很差。所以还是需要植皮,最好能够自体植皮,几乎没有移植排斥。但对烧烫伤70%病患来说,已经没有完好皮肤可以植皮,所以必须使用尸皮。

感染.面临生死关

中重度烧伤病患生命迹象稳定后,决定存活与否的因素就是感染控制。

此时的病患免疫系统差,对健康民众来说不痛不痒的病菌很轻易地就引起全身感染、败血症而死亡。内科医师处方高剂量的抗生素,以及高剂量的止痛剂,换药过程尽全力维持无菌。虽然如此,医疗团队在病床间移动时,仍有可能引起院内的交叉感染。

修补.需要高蛋白

重伤后,人体急需能量来源修补受伤组织,尤其蛋白质是组成身体的重要成分。烧伤病患的营养原则是高热量、高蛋白质。对颜面部、呼吸道、食道烧伤的病患,施以管灌营养。受伤后人体分泌的压力贺尔蒙会使病患没有食欲,对应方式为少量多餐,尽量进食到足够营养,进食量不足时改采管灌,再不行建立静脉营养。

不可思议的幸存者

值得一谈的是尽管重度烧烫伤患者的死亡率极高,不过还有让人存在着一丝丝希望的所谓奇迹;在各种各观情况下,有些患者让医师断定死亡率极高,甚至无救治希望。但仍有人能凭着坚强的求生意志,及各种因素的帮助下存活了下来,创造了奇迹。

在全球,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灾难中幸存的生还者,他们大难不死,而这些消息总是令种人震惊、振奋。似乎冥冥中注定他们命不该绝,但也许是上天赋予了他们更重大的生命意义。“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看似平凡的一句话,却有深层的内涵在里头。@◇

责任编辑:张静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