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还愿》争议突显扭曲社会下群众心理反射

人气: 159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9年02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怡欣台湾台北报导)国产网游《还愿》美术素材影射“习维尼”符咒,引发争议。两岸政策协会研究员、东吴大学兼任助理教授张宇韶解释了中国人反应,是来自于制度因果下的使然。

张宇韶表示,近日辅仁大学因为有陆生及其家长反应“课程内容涉及灌输意识形态”,导致国台办施压陆生联招会要求辅大必须有所作为。同样的状况,也发生在恐怖游戏《还愿》的“习维尼”符咒争议中。

最大简单化的敌我划分

张宇韶指出,中共的组织性社会,以及意识形态教育,是中共遂行“专政”与“统战”的首要工作,定义权自然掌握在党国的宣传部门,二分对立是区别的基本逻辑,符合党国政治需要、意识形态的正确,以及道德的高度才是是非善恶的标准。在此背景下,所谓敌人就是“反党”的坏分子,透过散布反动思想煽动群众,意图颠覆国家政权;朋友就是“人民”的概括,不仅拥护领导与党中央,同时高举党的路线与政策。

共产党和人民要专敌人的政,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力;人民则享有政治升迁、经济供给与社会福利的待遇。张宇韶表示,这就是过去中国研究学者所描述的“组织性依赖”的特色,在这样的政治监控与经济社会制度下,中国人民似乎只有两种政治性格可以选择:政治正确的积极分子或是体制下的扈从者。

张宇韶进一步说明,要界定敌人与朋友是个极端的政治工程,要不然就是主观唯心──党说你是阶级敌人或是黑五类坏分子你就是──再不然就是劳师动众旷日废时,必须透过组织与单位进行长期的政治监控,建立钜细靡遗的个人档案,一旦犯下严重政治错误时需要双规时,再将这些黑材料作为整肃的基础。

然而在中共当下进行科技监控,同时启动“社会信用评比”制度后,敌人、朋友的界定将更为客观单纯,因为分数高低即是标准,指标全然取决生活日常。这自然又将中国社会拉进一个难以想像的社会异化与二元对立的状态中:歌功颂德与检举攻击,将成为社会关系与人格特质的表现形式,制度的“激励/惩罚”机制将驱动此一现象的蔓延,“二元社会与阶级斗争是中共治下的政治文化,因此,非统即独的两岸论述,成该社会形态下的产物”。

不安灵魂的另类补偿

张宇韶分析,一旦科技成为威权体制遂行“意识形态教育”与“国家镇压”工具后(阿图塞的形容),任何有组织的政治反对运动,若有“风吹草动”都将被快速铲除夷平,异议分子的身份、思想言论的扩散与群组的动员,都将置于国家严密的监控与箝制下,于此形成一个彻底异化的“单向度社会”,其中,只剩下党国灌输的个人崇拜与爱国教育,服从党的意志则为朋友,与这套“后设叙事”相左的必为敌人。

张宇韶说,在理性抉择的设想下,或是在政治社会化的潜移默化中,中国人出现检举批判或攻击性的行为不难理解,因为这是“扭曲社会下群众心理反射”。

因此,前述分析解释了近日中宣部推出“学习强国”的个人崇拜与党化教育App时,何以短时间之内就有4,300万人次下载,其流量一举超越抖音与微信的理由,张宇韶指出,这看起来突兀但其原因不言而喻,因为要解释中国人有别于正常社会的反应现象,制度因果才是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政治监控与社会信用评比制度外,中共长期建构的“百年历史屈辱”,以及“厉害了,我的国”的史观与宣传,也是另一个群众心理的内建因素。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与贫富两极化,中国民众累积而来的相对剥夺感也日益严重”。张宇韶强调,在多元开放的社会中,压抑的群众情绪往往可以藉由陈抗、游行、对话或是公民不服从作为释放社会负面能量的管道,然而在中国日以同质化、单向度化的社会结构中,显然只能透过找寻、攻击“国家可以接受”的表面/潜在敌人,才能作为各种不安灵魂的另类补偿了。◇

责任编辑:宇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