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投入器官劝募 李培瑜:沟通是挑战

成大医院器官移植协调师李培瑜。(施芝吟/大纪元)
人气: 161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9年03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施芝吟台湾台北报导)医院器官捐赠劝募作业中,医疗团队、器官劝募人员面对生死交关的第一现场,位处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临床上遇到濒临脑死生命末期病患,只希望家属能适时的放手,让善终遗愿完成。因为器官捐赠移植让原本即将殒落的生命,有机会因为另一份大爱而获得新生,无数家庭心中多了希望。

面对生死问题,如何从通报切入到劝募,绝非一蹴可几,尤其要考虑到家属的心情。如何透过教育训练,让第一线病房医护人员也成为劝募伙伴,李培瑜表示,沟通协调是最大的挑战。

李培瑜研究器官捐赠与移植领域,发现器官捐赠数量远远不及需求,益觉前端劝募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2015年底申请转调加入成大医院器官捐赠劝募移植团队,成为一名协调人员。

她解释,协调师的最主要工作在器官劝募与移植相关业务。成大医院将器官捐赠工作的前后端视为一体,并与13家医院合作,建立起完善的通报系统,希望可以扩大宣导遗爱人间,让更多民众支持器官捐赠。在这个上游到下游的工作过程,协调师所扮演的,就是穿针引线的工作。

李培瑜表示,一旦家属签署器捐同意书,协调人员必须协调各检验单位与执行器官分享业务和摘取手术安排等一连串工作,从联系主治医师、脑判医师、移植医师、器官受赠者与开刀房,甚至到器官捐赠完成后的离院程序,协调人员可说是从头到尾陪伴着病人与家属走到最后的人。

回想起刚加入移植团队时,李培瑜跟着资深学姊参与了病人家属的家庭会议。当时的她受到情绪感染,立场深陷两难。经过这次的经验,李培瑜对于协调人员的角色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她明白协调人员在引导家属抒发感受之后,还得要能够懂得抽离出来,回归到自己的角色,在关怀家属感受的前提下提出劝募建议。

人在面对重大抉择时,思考往往会摇摆不定,很多案例是家属事前拒绝,却到了病人临终才转念决定器捐。担任器官捐赠工作穿针引线的角色,李培瑜看着受赠者恢复健康,家属终于放心的真诚喜悦时;或是捐赠者家属不再有恸容,而是带着安慰平顺的感谢心情离开医院,点点滴滴的感动时刻,在在提醒着她“大爱不死,薪火相传”的精神有多重要。

●推荐文章:

器捐人数飙高 捐赠量仍跟不上需求

医疗护理人员 都是生命斗士的后盾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