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多元视角正视民俗医疗 与现代医学共生共存

中山医大民俗医疗论坛邀请道士与法师综合座谈,与现场民众互动。(中山医学大学提供)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4年06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湾台中报导)中山医学大学“民俗医疗论坛”邀请中研院及大学院校学者,和民间公庙、道坛的仪式专家及中医师与会分享,透过多元视角,探究民俗医疗展现的诸多面向,及其提供的社会功能、文化内涵、心灵疗愈等无法被现代医疗所取代的独特性。中山医大校长黄建宁表示,在专业的医学大学探讨民俗医疗,主要是因为其具有文化传承、社会共鸣等不可忽略的价值。

论坛邀请中研院首位道士院士李丰楙、民族学研究所所长张珣,以及阳明交大生科系终身讲座教授谢仁俊等重量级学者,分别从地方习俗、传统信仰与脑科学的角度,对民俗医疗与灵疗等议题分享专业见解。中山医大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林培雅、东华大学副教授与部落祭师巴奈‧母路和中研院史语所博士后研究学者陈艺匀等人,则针对台湾宫庙的民俗医疗、原住民灵疗与魂魄医疗仪式深入分析。

另外受邀的还包括台湾知名道坛的道士和公庙的的乩生、笔生、法师等仪式专家,分享他们在实践民俗医疗的仪式过程中,对民众所产生的帮助等特别经验。综合座谈开放提问,讨论范围涵盖道教仪式医疗、灵疗等诸多面向,藉由神职人员分享过程,帮助与会者厘清与辨别宗教诈骗话术,降低可能的受害风险。

中山医大校长黄建宁表示,此次论坛,除了希望能由学术角度、民众见证等面向来正视民俗医疗的问题,也希望就医学人文和歷史的角度,对民俗医疗行为产生观察、分析和同理,并理解文化与个人疾病经验和医疗间的互动。

中山医大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林培雅指出,民俗医疗通过传统仪式,让病患在心灵需求获得安抚,且在民间依然有广泛的应用,却往往被忽视或误解为迷信。透过学术界与业界共同探讨、展示民俗医疗的疗效与价值,以及其在文化背景中的重要性,并能在民俗医疗与现代医学之间找到更多的结合点。◇

责任编辑:昌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