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盛情难却敬酒干杯 马英九媒体致歉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1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晓宜╱台北报导〕台北市长马英九在本周的中常会后,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与退休将领餐叙并饮酒,违反自己在民国八十九年公告,市府员工在中午不得喝酒的规定,马英九昨天一改前天指自己“有喝没有醉”的说法,在媒体上表达歉意,且承认这是不好示范,以后绝对不会再这样做。

民进党台北市议员蓝世聪表示,马英九要道歉,就不应该再有任何借口,因为上班时间喝酒,错就是错,不该有任何理由,如果盛情难却就可以喝酒,市府员工以后是不是也能比照办理、拿市长的理由做榜样,市府的禁酒令干脆取消算了。

马英九表示,市府规定中午不能喝酒,这是他自己订的规定,但那天在盛情难却的情况下喝酒,他感到很抱歉,因为这是一个不好的示范,以后他也不会这样做。

马英九解释,餐会当天,他与连主席等人在台上与大家敬酒,原本他只是意思一下沾了一口,但连主席突然说有人没有干杯,所以他只好把一杯红酒大口喝下,后来他准备逐桌敬酒,竟然在餐会找不到任何一瓶果汁或矿泉水,但大家盛情难却,所以只好用高粱敬酒,也才会破了自己订的规矩。

马英九并解释,他餐会第二天接受记者访问时,原本就想向市民道歉,但因记者一直询问他有没有喝醉,所以他才会答自己“有喝没有醉”,并不是刻意要辩解。

台北市政府人事处在民国八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将“禁酒考核办法”发函各机关,明文规定“上班期间(含午餐)饮酒,视情节轻重,予以申诫二次以上处分”。

——————————————————————————-

被神格化的马英九

〈自由时报记者陈晓宜╱特稿〉台湾的敬酒文化是,喝了伤身,不喝伤人,意指不喝就是不给面子,也因此,喝酒成为台湾人交际应酬的必备技能,然而,这项台湾人习以为常的文化,放在马英九身上会遭媒体放大检验,原因即是马英九经常被过度“神格化”所致。

马英九在民国八十九年对市府员工颁布“禁酒令”,严格要求公务员上班及午餐时间禁止喝酒,但自己却在连主席点名“有人没干杯”,以及退役将领的盛情下,违反自订规章,这是错误示范,但不代表不能被原谅,毕竟当时的情况,不喝就是不给连主席面子,不干几杯,怎能回报退役将领对自己的支持。

同样情况,也发生在邱小妹事件当下,马英九晚间参加一场亲民党联谊活动,在议员们起哄之下,马上台与辣妹同乐,电视新闻立即以分隔画面,呈现邱小妹危在旦夕对比马英九的扭腰摆臀,连马迷都一惊,“我们的马英九怎么会这样”。

马英九向以清廉形象闯荡政坛,在民众心中形塑一种零缺点的神格地位,就如连续剧形塑男主角的萤幕形象,观众的爱慕崇拜几乎忘记他们也是人,即使是马英九,也得交际应酬,也得世故人情,也得进富邦招待所与企业交谊,被媒体抓包批判,也会一时情绪说了“有喝没有醉”的话为自己辩护。

我们肯定马英九以高标准检验自己,但也无须将自己过度架高于常民文化与礼俗之上,外界更不该将马英九放在一个“永远不会犯错”的框架里检验或期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