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乔:客语传承 教学须生活化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申慧媛/专访

“会说客语和会教客语,是2件不同的事。”国小客语课程的实施,政策面已差不多齐备,但很多人意外发现,一些非客语背景的国小,推动成效反而比许多客家人口居多的学校好。

国策顾问、客籍作家李乔指出,他发现有部分客语教师,流行追求“纯客语”的研究,用些很怪、又难为大众接受的拼音,或是翻译得4不像的语词,反将客语教学推入死胡同。

“要成功推动语言教育,取决于师资本身的条件,且教学要与日常生活结合,若不能做到生动活泼,至少也要让教学内容不僵化,避免造成学生学习反感。”

语言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有时语言意义的完整,往往比语汇词句的完整更为重要,“不能结合实际生活的词汇,只会造成学习者更多错误与混乱”。李乔认为,这是推动客语者共同的焦虑。

“日常生活中用不上,学了没用处,文化流失又怎样?为什么还要执意我们去学客语呢?”李乔坦承,同样的问题在他年轻时也曾困扰过。

直到60岁时,当公共电视有意拍摄他的作品“寒夜”为电视剧,长年心中的疑惑迎刃而解,“原来,靠着客家母语也能赚钱啊!”

他恍然大悟,能创造财富的工具,才能源源不断,就像客家桐花祭,让每1个客家县市的人都能分享财富和喜悦,“要让客语能够创造商机与使用上的成就感,才能源远流长,才有吸引他人强烈的学习动机。”

今天,73岁的李乔以“用客语发声的台湾文学家”自居;对于年轻世代的客语流传,在每次担任客家电视台剧本招募的评审时,发现年轻一辈的客语剧本,多数很用心,但“写错的比写对得还多”。

“想想,客语的传承,除了政治手段,更多发自内心呼喊,肯学、想学,比什么都重要。”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