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成天处于明亮环境中的婴儿睡眠觉醒缺乏规律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明珠东京二十二日专电)一项由美国与日本的脑科学家共同进行的研究显示,整天都处于明亮环境中的幼鼠,睡眠觉醒的规律会产生紊乱,并对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脑神经科学家表示,虽然目前只是以老鼠实验的阶段,但人类新生儿或幼儿也可能有类似的情况。

这是一项以东北大学附属医院的医师太田英伸为首的医师们与美国的范德堡Vanderbilt大学的共同研究。太田等人首先以人工照明照射刚出生三周的老鼠,然后分成“昼明夜暗”与“昼夜都明亮”的两种环境饲养,然后再调查老鼠身上具有生物时钟功能的脑细胞活动。

结果显示,“昼明夜暗”环境中的老鼠脑细胞,一天几乎固定活动一次,但是在“昼夜都明亮”环境中的老鼠,脑细胞活动的时间都不一。不过,将老鼠从后者的环境放置到前者的环境之后,脑细胞运作又会变得正常,可见睡眠觉醒的规律是可以矫正的。

此外,太田们将刚出生的老鼠放置于成天都是光线明亮的环境中饲养的结果得知,脑部活动会产生紊乱的情况,在成鼠身上的话,五个月之间,脑部活动约有10%会产生紊乱,若是幼鼠的话,三周之内,脑部活动百分之百会产生紊乱,主要是脑的视交叉上核这个地方会产生变化。因此可知,幼鼠比成鼠还容易受影响。

实验得知,通常白昼之间会一起启动的生物时钟基因之一,启动的时机会变得不一样。另外,视网膜上感光的细胞相当敏锐,即使是微弱的光线,也都会起反应。婴儿睡觉的房间内,即使光线昏昏暗暗的,也可能会影响婴儿体内的生物时钟。

太田表示,睡眠觉醒的律动产生紊乱,很可能会对乳幼儿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早产儿放在医院的保温箱内,或是在家中睡觉时,最好环境先做好昼夜的区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