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讲话结结巴巴怎么办?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8日讯】我们身边不乏有口吃的人,对当事者而言有时候真是“有口难言”或“有理说不清”啊,都是口吃惹的祸!也间接的影响到社交生活。

到底怎样才算有口吃呢?台湾国泰医院汐止分院语言治疗师陈彦琪解释说,口吃是指说话时出现频繁、明显或无法控制的停顿现象,而此停顿现象,包括:音、音节或字的重复、音的延长、气流或声音的阻断;口吃者有时也会伴随着一些次要动作,像说话时出现眨眼;同时口吃者也常出现紧张、消极、害怕等负面的情绪。

陈彦琪治疗师强调当孩子说话时有不流畅出现时,家长不应在孩子面前提起任何和口吃有关的事物,让孩子保持平常心,并且当孩子没有出现不流畅行为时给予鼓励,这样可增强孩子的信心,让他对于不流畅的行为不再害怕,也可以帮助他在说话时不再紧张。

若孩子在说话时出现很紧张说不出来的情况,家人可适时帮他说一小段话,让孩子接下去,不但可降低孩子的压力,也可减少孩子不流畅的状况。另外,家人应放慢说话的速度,这样孩子自然而然会学习不要用很快的说话速度,也可减少不流畅的发生。

最重要的是,当孩子出现不流畅行为时,不要觉得很好笑而取笑孩子,这些是父母在家中可以最直接帮助孩子的,其余的就要交给语言治疗师,语言治疗师要从评估中先了解孩子口吃的型态,再找出最适合孩子的治疗方式,并且教导家长如何把治疗室中的治疗方法用在家里。

陈彦琪治疗师还提到有时候孩子说话出现不流畅现象,其实是正常的,但家长会觉得是不应该的,孩子为了不发生不流畅的情况,而使得不流畅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孩子口吃治疗中家长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在治疗中通常会先针对父母做咨商,了解其心态和错误的观念,再建立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良好互动,很少一开始就针对孩子的口吃做治疗,除非孩子已经对自己的口吃有察觉,才会先对孩子做治疗。

陈彦琪治疗师建议当孩子出现不流畅的行为时,家长应该保持平常心,不要在无形中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并观察不流畅的行为是不是越来越严重,如果频率越来越高时,可寻求语言治疗师一起帮助孩子改善不当的说话方式。文/林维钧报导 ◇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