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种蜜源植物 龙田国小许蝴蝶一个未来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秀亭/鹿野报导〕龙田国小师生与社区民众趁着昨天植树节,齐力在校园内种下四百七十多株贼仔树、高士佛泽兰等食草及蜜源植物,并由学生认养自己种下的树苗,准备将龙田国小打造成蝴蝶生态校园。

为让校园环境更适合蝴蝶栖息、生长,学生就近观察蝴蝶生态,龙田社区发展协会、社区妈妈昨天一早带着林务局提供的贼仔树、鱼木、乌心石、高士佛泽兰、马樱丹等四百七十二株食草及蜜源树苗,在龙田国小枫香步道准备就绪。

协会理事长邱钰真简单讲解后,一百多位学生兵分三路,由社区妈妈及老师们领队,在校园内挖土埋树苗,每位学生认养四株,有下田经验的小朋友两三下就将树苗埋入土中,有些学生却怎么也抓不着要领,急得在旁指导的社区妈妈干脆下场“救树”。

协会总干事蔡明霖表示,龙田国小近年来结合社区资源,设计地方特色课程,为了营造龙田蝴蝶村,让小朋友进一步认识蝴蝶生态,直接在校园内广植食草、蜜源植物,营造蝴蝶居住环境,小朋友也借此亲身参与复育活动,贴近大自然,待开花结果后,龙田国小将变成一座名副其实的蝴蝶校园,学生们也可在满是蝴蝶的校园内上课。

校长林华贵表示,这几年来配合社区进行复育,已逐渐吸引紫斑蝶、青斑蝶等蝴蝶现身,今年再将原有植树范围扩大,分成三大区,希望学生从中学会园区及生态的维护。

——————————————————————————–


蝴蝶驻足花间采蜜画面不时出现在龙田社区中。// 自由时报

龙田蝴蝶村 今年进行标放

蝴蝶驻足花间采蜜画面不时出现在龙田社区中。(记者王秀亭摄)

龙田社区里多户蝴蝶花园家门口标有特制的蝴蝶意象。(记者王秀亭摄)
〔记者王秀亭/台东报导〕龙田蝴蝶保育推广协会营造“龙田蝴蝶村”多年,社区内大小蝴蝶花园已近三十座,在复育栖息环境有成之际,今年将进行蝴蝶调查、标放,进一步了解龙田地区的蝴蝶环境。

漫步在龙田村街道上,蝴蝶飞舞画面一年四季不间断,由社区民众组成的龙田蝴蝶保育推广协会,多年来在住家附近植栽食草、蜜源植物,营造蝴蝶成长环境,并举办各种教育活动,推广蝴蝶保育有成,成为到鹿野乡看飞行伞遨游天际之外的另一去处。

龙田蝴蝶保育推广协会总干事李万枝表示,由于上一次龙田蝴蝶生态调查已是四年前,随着社区的蝴蝶花园增加及繁殖,蝴蝶数量与迁徙、定居情况势必有所不同,因此,今年计划进行蝴蝶调查及标放作业。

李万枝说,首先会在社区开课,征询及培训有意愿协助调查的社区民众,平均一个月调查一次,不仅是龙田街道、蝴蝶花园,到茶改场邻近步道都在调查之列。

此外,由于蝴蝶迁徙过程相关资料尚未完备,协会今年亦会对过境蝴蝶进行标放,希望借此了解各种蝴蝶的流动状况,让龙田地区的蝴蝶生态调查更加完善。


龙田社区里多户蝴蝶花园家门口标有特制的蝴蝶意象。// 自由时报

——————————————————————————–


生物百态 蔡老师 照得住


东河国小老师蔡文川生态摄影展今天在校揭幕,图为蔡文川的摄影作品。// 自由时报

东河国小老师蔡文川生态摄影展今天在校揭幕,图为蔡文川的摄影作品。(记者黄明堂翻摄)
记者黄明堂/专访

东河国小老师蔡文川热中生态摄影,十六年来以镜头猎捕鸟、蛇、虫、鱼,亲近原野,让他从门外汉变成了生态田调专家,今天起将在校内展出呈现台东丰富的自然样貌。

蔡文川来自高雄,十六年前一踏入教育界就被分发到泰源盆地的北源国小,封闭式的环境,环顾四周除了山外还是山,但他很快适应远离大都会的生活,并将自己融入自然,比很多台东人更了解台东的环境。

蔡文川说,当初在北源任教时的校长董华泽是鸟友,也热爱摄影,他跟着校长走入森林,从赏鸟入门,进入丰富多元的生态世界,连原本最害怕的蛇,都成了镜头前的常客。

十一年前从山里调到山外,从北源走到目前任教的东河国小,依然从事生态摄影及调查,而且还扩及范围到整个台东县,多次应台东林管处及国科会委托从事田野调查,并出版成书。

发源于泰源盆地的马武窟溪,在东河国小附近出海,这条溪从上游走到下游,里头的鱼、虾、蟹之丰富,蔡文川赞叹不已,但也发现原有的优势鱼种菊池氏细鲫,被人为放流的鱼种威胁,数量有衰减现象,他特别提醒相关单位正视外来种侵害本土种的生态问题。

蔡文川从大自然获得的生态知识,也成了课堂上传授学生的丰富教材,以他个人实际接触的经验编写教案,让当地的孩子学着观察自己生长的环境,教他们懂得尊重每一样生物的生存权。

今天起到三十日止,蔡文川将在校内图书室展出生态摄影作品四十幅,包括台东地区鱼类、两栖类与昆虫的生动百态。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