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用药安全宣导~小儿“药”安全

李美珊(妇幼院区药剂科药师)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小孩是大人的雏形,但不是大人的缩小体。儿童期是成长及发育相当快速时期,和大人不同的是,这个时期身体各部位组织、器官、酵素都以不同成长及代谢速率影响药物作用及反应。因此,用药必须综合考量年龄、体重、体表面积及器官成熟度等。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妇幼院区药剂科药师李美珊说,依据出生年龄将儿童期(childhood)简单区分为以下:

1.早产儿(怀孕未满38周)

2.足月儿(出生-27天)

3.婴儿和学歩幼儿(28天-23个月)

4.儿童(2-11岁)

5.青少年(12-18岁)

小儿给药方式以口服药最为常见,口服药剂型包括锭剂、胶囊、粉剂及液剂等。另外也包括肛门塞剂、皮肤外用药及耳鼻眼用药等。

她说,通常4岁以上可吞服锭剂及胶囊,或利用剥半、器具切割、压碎锭剂或打开胶囊方式服用。液剂则有糖浆剂、溶液剂及悬浮剂型。目前专为儿童设计的剂型不多,根据医改会统计,全台大约有107项健保给付且专为儿童设计药品,其中有七成可以涵盖儿童就诊一般症状。

李美珊表示,联合医院各院区皆有引进小儿常用药品剂型。由于市场小及少子化趋势,小儿专用剂型并不普及,很多药厂也因此兴趣缺缺,以往基层医疗院所常常以大人口服药剂型加以磨粉让小儿使用。但是药品磨粉分包的分装环境不像药厂,不能保证湿度、清洁度品管问题,所以使得粉末药包品质不稳定且保存期限大幅地降低;剂量更会因为机器误差或容易和其他药品粉末相混,造成服用剂量较难精确估算等问题,对小儿用药安全十分没有保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7年提出儿童用药安全报告,由于儿童剂量不易计算,医师开错药比例是成人3倍!因此,家长可以主动要求医师使用小儿专用药品或向药师查询用药资讯以双重保障小朋友用药权益。

李美珊指出,一般民众会私下至药局购买成药使用,但以下有几种不建议给小孩服用药品,如:阿斯匹灵、含有咖啡因的感冒药、会影响骨骼、牙齿发育的药品:如氟化恩崑类抗生素及四环霉素等;另外市售许多综合感冒药常含有第一代抗组织胺,在小儿容易造成中枢神经兴奋,也应该尽量避免。小朋友若有身体不适症状,建议应该至合格医疗院所请医师诊治,切勿自我诊断延误病情。

李美珊说,儿童因为误食大人药品而中毒甚至死亡案件层出不穷,如何预防儿童中毒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家长应避免使用“糖果”等字眼来哄骗小孩吃药。

2.领用药品后或服用药品前,一定要将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看清楚。

3.选择在灯光明亮环境服药。

4.即便大人只是短暂离开,也务必将药品放置于小孩看不到、拿不到的地方,最好方法是“上锁”。

5.药品与一般家庭用品应分开存放,药品应至于原药袋内。

6.使用附有儿童安全装置瓶罐,避免儿童可以轻易打开瓶盖而误食。

7.定期检查药柜或储药场所,可以将过期未用完药品送至医疗院所加以回收统一处理。◇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