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癌症Q&A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7日讯】Q:癌是什么?

  “癌”原文CANCER,本来的意义,是指螃蟹横行,即是不遵循一定的轨迹,不沿一定的路径向前进行的意思。

  人体是“设计”得非常紧密有次序的组织。每一器官中的组织应该如何排列,细胞的大小和顺序,都有一定规范。每一种器官的功能与另二个器官的关系,也都有一定的规则。

  一个细胞什么时候应该出生,生长到什么时候应该停止,分化到什么时候便算成熟,也都有一定的限制。这种细胞和组织生长分化所遵循的一定的程序,称为生长的法则。正常时没有一个细胞是不受这个生长法则所管制的,也没有一种组织会越出这个生长法则的范围。 
 
  如果某一种组织,或细胞,繁殖的速度及分化的程度,超出了这个生长法则的范围,细胞的生长繁殖便没有限制,细胞的数目,便会漫无止境的增加下去。这样,细胞的发育会失去准绳,不再依照一定的程序分化,不会发育为成熟的正常细胞。所生长出来的细胞或者组织,当然也不会与别的组织互相配合,也不会进行它所应该做的工作。这种细胞愈长愈多,占据的体积愈来愈大,成了一堆对身体有害无益的废物,这便是所谓的“癌”。

Q:您知道癌的蔓延、转移和其破坏力吗?

  在有空间的组织长癌,尤其是空间的表面细胞转变为癌,例如胃壁细胞、肠壁细胞、膀胱壁细胞等,转变为胃癌、肠癌、膀胱癌时,癌的生长比较容易,因为它可以向空间发展。

  在没有空间的组织,癌的生长比较困难。在这些组织里,癌的种子必需先生根,然后向四面八方硬闯,以闯出需要的空间,有些癌细胞数目增加后,把附近的细胞压扁,而使这些正常细胞遭到破坏。这样的破坏,不但会使别的细胞死去,而引起各器官该种细胞死去的特别症状及合并症,而且可以使血管壁破坏,以致发生出血的现象;使神经受到破坏,影响神经的功能,最常见的是疼痛;甚至会使癌细胞随着血流,循环全身,如果选择到适宜的地方,也会生根繁殖,造成转移癌病灶。这种经血流蔓延的方式,可以把癌的种子,散布得很远。有些癌,则比较偏爱侵入淋巴管,然后随着淋巴管蔓延,而造成转移癌。 
 
  所以,癌的破坏力,起初是很不显眼的;是不会受到注意的,是没有症状的,倘若已经发觉,应该是可以治愈的,此后,癌的破坏力便形成多方向,破坏力也加强,蔓延的机会也增加。

Q:您知道癌是如何致人于死吗?

  在癌症的最早期,它仅侵犯并毁坏病源周围的组织。恶性细胞像手指状向四周扩散,并很快地“窒息”和毁灭相邻的正常细胞。当癌症仍局限于发病部位的时候,叫做局部性。如能在这阶段诊断治疗,治愈率最高。

  如果不早治,阻止癌症扩散的局部组织的壁垒会被摧毁。这时候,整批癌细胞就与原来的瘤肿分开。这些潜在的死亡使者(癌细胞)经由淋巴管或者血液循环扩散到人体内较远的部位,在那里生根、长出新的恶性瘤。
   
  癌细胞由人体某一个部位扩散到另一个部位,并发展成一个相同的癌症,叫做转移。这个新的、续发性的恶性瘤,就叫转移性癌。这种转移性癌有原来癌症的特征性瘤,就叫转移性癌。这种转移性癌有原来癌症的特征,能用显微镜检查来确定它的原发部位。譬如说乳癌转移到了肺部后,虽然相隔很远,在显微镜下仍然会保留乳癌的特点。 

  当原发性或续发性癌症侵犯、阻塞、压迫或者毁坏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的正常细胞时,死神就快来了。肠癌扩散到肝脏,妨碍了肝脏化食物为热量的功能,就会死了 。肺癌也时常破坏正常的肺部组织,或者转移到脑部,或偶尔侵入心脏而造成死亡。

Q:哪些人是罹患癌症的高危险群?

  男女两性,任何年龄层的人都有可能罹病,在数目上,婴儿、儿童与青少年癌病的发生率较低,中年以后癌病的发生率则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除了年龄因素外,地域、人种、环境、遗传、职业等等,都使某些癌症特别好发在某些人身上,如白种人因皮肤黑色素较少,对阳光的紫外线缺乏保护作用,过度阳光曝晒的人较其他有色人种易得皮肤癌,又如乳癌是欧美妇女健康的大敌,平均每8 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中会得乳癌。而日本人、西德、意大利、芬兰等国则以胃癌居多,美国非白人则以子宫颈癌居多。而中国人则好发肝癌、鼻咽癌与食道癌,则是其他国家少有的现象。即使是中国人鼻咽癌也常见于广东、福建、台湾等东南沿海省分,食道癌则多见于北方人,这些都是算癌症在地区或人种的差异性。 
 
  同卵双胞胎之一得癌症,另一人在一年得同样病的可能为五分之一,这是因为双胞胎含有相同的遗传特征所致,而一人得乳癌,其近亲或姊妹得乳癌的机会也提高。家中一人已得癌症,则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的兄弟、女儿或亲属得癌症的可能性亦大。有时一侧器官罹癌,另一侧或同侧罹患癌病的机会也会增加,有遗传性的癌症,一般都在较年轻时出现,如遗传性的乳癌,发生率最高在35~40岁之间,非遗传性乳癌发生率最高在50岁左右。事实上大部分的癌病与遗传无关,而与遗传有关的癌病也并非因遗传而得,目前认为癌症需经两个步骤而起,第一个步骤是细胞核的遗传物质(DAN)自父母带来一个癌病因子,再经过一个后天的或环境因素的激发,癌才会出现,例如日本广岛接受过原子弹爆炸辐射伤害的人,得白血病的机会甚高。

  有些人因为某些相关因素,得癌病的机会较多,而需要提高警觉,如吸烟多的人,得肺癌的机会特别多。终身不孕或晚生育(35岁以后生头胎)的,不以母乳喂哺的妇女,将来得乳癌的机会较高。这些现象暗示怀孕与哺乳的生理作用,就是荷尔蒙的变化,有保护人体免得癌病的作用。爱嚼烟草、槟榔的人好患口腔癌,假牙装配不良,长久磨擦舌边,易得舌癌,肝硬化的人易得肝癌,皮肤灼伤过的瘢痕,或日光,γ线曝露过量的皮肤,或因职业关系,常期接触砷(砒霜),硝酸盐或其他工业原料都容易得皮肤癌。而台湾将军、布袋、北门一带多见的皮肤癌,亦疑与砷中毒有关。这些现象都表示长时间化学的及物理的刺激会引起癌病。

  此外经常从事石绵、镍化物、煤焦油化合物、铬酸盐或开采放射性矿物的工人,得肺癌的机会增高,长期接触芳香族化合物及苯胺染料,有较多的机会患膀胱癌,从事辐射工作的人,患白血病的机会是别人的9 倍。至于病毒引起人类肿瘤虽无直接证据,但间接的证据也存在,如非洲贝氏淋巴肉瘤及台湾的鼻咽癌患者都有感染过EB病毒,而肝癌也与慢性B 型肝炎脱不了关系。

  综上所述,可知人类癌病的发生,绝大部分起因于环境因素,只是环境生活中的众多因素,长期同时存在刺激人体细胞,使之变异,所以癌症的形成,是多因素的错综复杂交织作用的结果,目前已知化合物、辐射、病毒及遗传等因素都先后在人体找到相当充足引起癌症的证据。以当前发生率高,死亡率最大,影响人类健康威胁生命最大的病症,人类唯一对付的法宝是预防。文/财团法人陶声洋防癌基金会◇(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