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斗六南圣宫五百年木雕关公圣像传珍奇

人气: 6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叶子纲云林县二十九日电)斗六市南圣宫主祀武圣关公(又称恩主公),弘扬儒宗圣教,是云林名刹之一,建筑宏伟,前殿内供奉由海上漂流而来的关公圣像,高十二台尺,由樟木雕刻而成,距今有五百多年历史,圣像巍峨,令人肃穆,成为南圣宫珍宝,民众朝拜,络绎不绝。

南圣宫的前身为慈修堂,于 1945 年台湾光复之初,由斗六人士王耀春、赖西同等,向友人借用斗六市中正路日式宿舍,祀奉关圣帝君,开启儒宗圣教法门,期间宣化济世,逐渐发扬。

1960 年由刘进荣等数十位同修发起,筹设“慈修堂”,隔年十一月在斗六市大同路建庙名为“南圣宫”,举行动土开工典礼时,相传空中浮现彩云,蔚为奇观,1968年十一月经扶鸾奉赐“南圣宫”题字,1976年十一月兴建新宫于今日斗六市南圣路。

南圣宫五百年关老爷飘洋过海的源由,是于 1976年经海上漂流到云林县北港外海,被渔民奉置在渔村半年之久,后由一位古董商收购运到台北,放置在广州街一处民宅一个多月,古董商虽经多次奔走,都未能将圣像做适当安排。

1976 年八月间,经媒体记者发现,报导“关老爷落难,无人问津”等新闻,台北一些信士获悉,立刻走访交涉,支付钜额谢金,接驾暂置于台北某信士处所,经清洗修饰安粉,同年农历七月十八日,由数百位信士随香护驾,奉送到斗六南圣宫关帝庙,受民众朝拜,曾轰动一时。

高十二台尺、重约六百多台斤的关公圣像,据神像雕刻专家鉴定,由整棵樟木雕刻而成,从雕刻手法及刻纹型态判断,出自于明朝初期雕刻,距今有五百多年历史,后经历史学者与相关人士鉴定也获认同,被视为极珍贵圣像。

南圣宫管理委员会表示,在全国庙宇中不曾见过巨大樟木雕刻神像,飘洋过海的关公圣像,从尚未清洗前痕迹看来,在海上漂流至少有二年之久,日晒雨林、海浪冲击下,仍能毫无缺损,也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斗六市南圣宫另有台北行宫,于 1974 年五月于台北吕姓信士住处开启宣化,信众日增,初具规模后,1979 年由台北信士共四十一人捐资合购台北市辽宁街四十五巷一处屋宅,设立南圣宫台北行宫,推动南圣道场宣化济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