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特别收录 认识胰脏癌

当精神科医师变成病人家属(4)

吴佳璇

人气: 24
【字号】    
   标签: tags:

认识胰脏癌 台大医院内科部及健康管理中心主治医师 邱瀚模

自从烹饪大师傅培梅与素有点子王之称的前教育部长吴京相继因胰脏癌过世后,引起很多民众对胰脏癌的关心。

日本昭和天皇与著名意大利作曲家亨利.曼西尼(Moon River和顽皮豹主题曲的作曲者)也因罹患胰脏癌过世。

而苹果电脑创办人贾伯斯自二00四年切除胰脏肿瘤,至今仍在抗癌路上勇敢前进。

很多胰脏癌病人的家属也很好奇:罹癌的家人常常是生活非常规律,没有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的模范生,为什么会得到这种病?而且为何刚诊断就被医师告知已经是末期了?

最近参加健康检查的朋友,更不忘在接受腹部超音波检查时,提醒我们医师“胰脏有没有问题?有没有长东西?”在日剧《白色巨塔》当中,内科医师里见脩二诊断出鹈饲教授诊断为胃癌之病例其实是胰脏癌,可见这个疾病在临床上诊断的困难度。

这个器官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但对于它的位置与功能却又说不大上来;胰脏这个器官,对于一般民众甚至临床医师,似乎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胰脏在哪里?胰脏在人体的功能是什么?

胰脏位于胃的后方,是一个长约二十公分的细长形器官,右侧被十二指肠所围住的部分称为头部,左侧与脾脏相接部分称为尾部,其间则称为体部。

胰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分为内分泌与外分泌两部分,前者主要藉由胰岛素与升糖激素的分泌来调控血糖,后者则分泌胰液至十二指肠中,帮助含脂肪食物的消化。

由于它的解剖位置位于人体的后腹腔,上方又被胃所覆盖,一般的检查很难一窥其全貌,即使是腹部超音波,也常常受到胃内空气或皮下脂肪的干扰,无法从头部至尾部做一个很好的扫描。

什么是胰脏癌? 有什么症状?

胰脏的恶性肿瘤有超过百分之九十发生自外分泌细胞,也就是一般人所称呼的胰脏癌(胰脏腺癌),至于贾伯斯所患的则是罕见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癌。

根据卫生署二00九年的统计,二00八年台湾每十万人口有四.七人死于胰脏癌,名列癌症十大死因的第十名(男性第八名,女性第七名)。

它的症状往往不太明显,许多病人以轻微腹痛或背痛来表现,如果肿瘤长在胰脏的头部,则可能因阻塞胆管导致黄胆。

有时也会因胰脏癌导致糖尿病,如果先前无糖尿病病史,超过六十岁才发生糖尿病,或糖尿病的控制情况突然恶化,也必须警觉有无胰脏癌的可能。

胰脏癌怎么诊断?有哪些检查的工具?一般健康检查可以筛检吗?

临床上,胰脏癌多半在发生时就已经进入较晚的病期,无法根治。主要理由有二:

其一是它的病程太快,二来它又不像大肠癌有所谓的前癌病变(大肠腺瘤性息肉)可以藉由筛检及息肉切除早期预防与治疗,往往一发生就来势汹汹,无法阻挡。

过去一年当中,在台大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所筛检出的胰脏癌共有四例,除一例为特殊型的囊状胰脏癌(生长较慢)以外,清一色都已经进入晚期,甚至已经有其他器官的转移。

反观我们所筛检出的大肠癌当中,几乎有一半是早期大肠癌,内视镜切除或外科手术后即可痊愈,其余也多半局限在大肠而尚未有转移现象。

因此可以说胰脏癌本身的特性,决定其筛检与早期诊断的困难度与疾病发现时的期别。

此外,虽然血液中的CA1 – 这个肿瘤指数(tumor marker)常被用来当做胰脏癌的肿瘤标记,但是不论其敏感度与专一性都不理想,同时也会受到胆结石、个人体质和年龄的影响,以目前的临床资料显示,尚难称之为良好的筛检工具。

电脑断层(CT)检查虽然可以看见整个胰脏,但是很小的病灶仍不易观察,检查本身的辐射曝露亦限制其做为筛检的工具。

内视镜逆行性胆胰管摄影术检查则藉由胆管型态上的异常来诊断胰脏癌,但因其辐射曝露、术后胰脏炎以及高侵入性等特征,使其无法做为筛检的工具。

内视镜超音波则定位在体外式超音波筛检出疑似病灶后,进一步之精密影像学检查,必要时亦可以藉由细针穿刺术来进行组织学采样与诊断。

虽然它有无辐射曝露以及可以病理诊断的好处,但是仍具侵袭性,并不适合做为筛检工具。

近来发展出核磁共振胆胰管扫描可以不需辐射曝露,也不需侵入人体就能观察胰脏的型态,惟受限于其冗长的检查时间与昂贵的成本,也不是一个筛检的好工具。

近来正子断层扫描(PET)蔚为风气,但是在胰脏癌诊断的成绩各个院所有别,大致也只有七成左右的敏感度与专一性,而谈到对于早期胰脏癌的敏感度与专一性,恐怕就比这个数字更低了。

由于其成本比核磁共振扫描还昂贵,较适合做为胰脏癌术后追踪的工具。

胰脏癌怎么治疗呢?目前的治疗成绩如何?

目前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外科手术又依其目的区分为二:根治性手术(也就是十二指肠、胰脏与胰管全切除手术)与姑息性手术。

当胰脏癌仍局限在局部且尚未侵袭到邻近的大血管时,可以考虑进行根治性手术;但是倘若肿瘤已经侵犯到邻近的器官或造成十二指肠阻塞以及黄胆时,手术的目的就以减轻症状为主,称之为姑息性手术。

目前临床上所发现的胰脏癌约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病例适合根治手术,且十二指肠、胰脏与胰管全切除手术本身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率并不低,加上术后复发率极高,因此长期预后并不理想,术后五年存活率大约是百分之十五到二十。

至于化学治疗,目前使用5-FU、健择、益乐铂锭,甚或合并使用标靶药物Erlotinib,治疗成绩与延命效果仍难令人满意,国内外也有开始尝试以合并化学治疗与放射治疗之尝试,其结果仍无法得知。

胰脏癌会遗传吗?它有什么危险因子?

虽然国外有文献报告抽烟、喝酒、糖尿病、高龄化、慢性胰脏炎以及脂肪摄取过量等为胰脏癌的危险因子,但是目前为止尚无非常明确的定论。

好发的年龄约在六十至七十岁左右。除此之外,就目前所知,胰脏癌并无明显家族遗传的倾向。因此临床上我们也很难像大肠癌或乳癌一般锁定高危险群来进行筛检。

结语

虽然目前胰脏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仍有待突破,我们也希望在步入后基因体时代之后,能在诊断与治疗上能有所突破。

(本文改写自原载于二○○五年台大医网之〈浅谈胰脏癌—从名人的死谈起〉)

实用阅读:癌症照顾实用网路与延伸阅读

推荐网站

网路上的癌症资讯数量惊人,然而许多资讯不仅实证基础全无,甚至以讹传讹,造成癌症病人与家属极大的困扰。

以下是我在母亲病后及癌症医院服务期间,较常造访之政府机构与非营利组织网站。

中文网站:

1. 国家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台湾癌症临床研究合作组织 http://www.nhri.org.
tw/NHRI_WEB/nhriw2001Action.do?status=Show_Data&uid=20081208673 84
4090000,可找到本土的癌症治疗指引,以及合作医院正在进行哪些临床试验。

2. 行政院卫生署国民健康局癌症防治组 http://www.bhp.doh.gov.tw/BHPnet/
Portal/Them.aspx?No=200712250030,可以搜寻相关法令与核可医院名单(包括乳癌、口腔癌确认诊断与照顾,以及安宁及居家照护);另有健康九九卫生教
育网 http://www.health .doh.gov.tw/EducZone/edustruct.aspx?Type=B,目前有143张防癌卫教单张。

3. 台湾癌症资讯全人关怀协会 http://www.totalcare.org.tw/index.php,成立于2006 年,现任理事长为谢瑞坤医师,希望成为以华语提供华人地区癌症病患及家属面对疾病时,所需资讯和线上咨询协助的平台。网站架构相当完整,部分资料尚待建置。

4. 财团法人台湾癌症基金会 http://www.canceraway.org.tw/index.asp,成立于1997 年,以防癌为主要诉求。目前董事长为王金平先生,副董事长为中央研究院彭汪嘉康院士。

5. 台湾癌症防治网 http://cisc.twbbs.org/index.php,成立于1997 年,以提供医疗人员最新资讯及训练,社会大众及病患充足的卫教知识,达到提升癌症医疗环境为宗旨,提供免费咨询、电子报及〈癌症新探〉季刊。

6. 癌症希望协会 http://www.ecancer.org.tw/default.aspx,成立于2002年,有多处实体服务据点,提供病人及家属教育与成长团体,关怀父母罹癌的子女,并辅导成立癌友俱乐部。

英文网站:

1.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http://www.nccn.org/index.asp,各类治疗指引与药物资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网站上可同时搜寻到中国、日本与韩国等地专家,根据NCCN英文版所修订的本国治疗指引。

2.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Inc, http://www.cancer.org/docroot/home/index.asp,资料完整丰富,包括北加州华语分会。

3.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http://www.cancer.gov/,为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官网。虽是学术机构,却十分便民,许多资讯都分成专业版与一般民众
版。

4. International Psycho-oncology Society , http://www.ipos-society.org/about/news/
news.htm,国际肿瘤心理学会官网,可以找到病人支持团体、疼痛处理与安宁照护相关机构(所在地多为英语系国家)的连结。(以上连结搜寻日:2009 /7/19)@(本文结束)

摘编自 《罹癌母亲给的七堂课:当精神科医师变成病人家属》 夏日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