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珊瑚媲美加勒比海,保护政策令人担忧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2月25日讯】香港号称“国际都会”,就连海底世界也种族繁衍。香港大学花了四年时间普查本地珊瑚的生态,得出令人惊喜的发现,弹丸之地竟居住了三百二十五种珊瑚鱼,多元化程度媲美加勒比海。我们爱吃的石斑、大眼鸡;爱看的海马、神仙鱼,都可以在香港水域找到。

珊瑚鱼是在珊瑚或礁石间栖息的鱼类,香港没有像澳洲那样的大堡礁,但独特的水流与气候,造就了东面水域沿岸出现十七个天然珊瑚群。调查显示,东平洲、牛尾海、海下湾及印洲塘都是盛产珊瑚的地方。珊瑚会滋生大量海藻及寄生物,供给鱼类食用,而礁石本身又可以作为鱼儿藏身之所,珊瑚鱼更在此聚居起来。

今次调查由香港大学生态学及生物多样性学系副教授薛绮雯及Cornish博士负责,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赞助。“香港的珊瑚鱼种类多得教人吃惊,一共有三百二十五种,就是中美洲热带水域加勒比海,也不过三百五十种。”薛绮雯说,今次录得的珊瑚鱼,当中有一百三十七种是首次在港发现的。

香港水域的珊瑚鱼,可归纳为七十二个家族,包括很多市民耳熟能详的名字,例如石斑、大眼鸡、红衫、泥及鸡泡鱼。绝大部分珊瑚鱼都可以食用,只有少数种类如鸡泡鱼含有毒素;另一些珊瑚鱼则甚具观赏价值,如海马、蝶鱼、神仙鱼及箱鱼等等。香港水域得天独厚,夏天有来自海南岛的暖流,冬天则有来自台湾的水流,都会带大量鱼苗来到本港水域,造就了这珊瑚鱼品种的多元化。

但使人忧虑的是,调查指出,不少甚受老饕欢迎的珊瑚鱼,包括青衣、红斑及油斑
等,六十年代都很容易在本港水域找到,现在却变得十分稀有。薛绮雯批评渔农自
然护理署保护海洋生态的政策矛盾而且无效,渔护署一方面划出多个海岸公园,禁
止大规模的捕鱼,另一方面却仍然容许渔民用鱼网捕鱼。Cornish说:“每次你潜下
珊瑚礁去,准可以看到遗在海底的鱼网,绞死鱼、蟹、珊瑚。”(转自苹果日报)


    相关文章
    

  • 中国将斥资1200亿人民币开发海洋石油资源 (11/27/2000)
  • 相关新闻
    港六公屋户瞒报物业被定罪
    港社福界调查:九成半社工认为政府修例不恰当
    邹家成涉未经授权转寄投诉信 辩方质疑法例无禁止
    林世雄称有信心任内解决港网约车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