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雅虎和美国在线争霸即时信息系统市场

标签:

【大纪元3月24日讯】美国在线(America Online Inc.)把它的许多成功归功于其Buddy List。现在,公司将看到有多少真正忠诚的用户。

据道琼斯中文网讯,Buddy List是一种即时信息传递系统,该系统可以使美国在线的用户了解他们的朋友中有谁在上网。Buddy List是美国在线的特色服务之一,这种技术已经有几年了。但是它已经成为美国在线互联网产权中最有价值的资产。现在,美国在线2800万用户中的绝大多数人使用Buddy List,Buddy List成了一个巨大的引力场,它留住了美国在线的用户,使他们不会转向其竞争对手。美国在线把两个不同版本的Buddy List放在互联网上,用户可以免费使用,有数千万人使用两个版本中的一个。

结果是,随着这一系统的广泛使用,它成了一种重要的媒介,并使新近合并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AOL Time Warner Inc.)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现在它正面临着来自微软、雅虎Yahoo!和预见到即时信息传递系统巨大潜能的其它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主要竞争者之间早已相互指控对方采取不公正的手段。监管部门密切关注事情的进展。此外,一个新的竞争对手正在出现:这就是一种独立的即时信息传递程序,该程序可以克服美国在线、微软和其它供应商提供的即时信息系统的缺陷。

下一代的即时信息传递技术将从电脑扩展到移动电话、寻呼机以及电视,让其它人(在这些人中,最主要的是广告商)不仅可以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人,而且信息也不再局限于纯文本的形式,语音、图像都可以成为传递的信息。随着全天候的宽频连接的出现,不仅人们可以随时进行现场交流,而且许多公司也可以让客户自行决定在什么时候与谁联系。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简称IBM)负责互联网技术的副总裁John Patrick称,即时信息传递只是互联网作为通讯工具的冰山一角。在IBM, 有65,000名员工使用公司自己的即时信息传递系统。该公司的莲花子公司(Lotus)部门也向公司客户销售即时信息系统。

雅虎的资深设计员Brian Park称,即时信息系统不会取代电话,但是这两种技术会相互补充。雅虎于1998年3月开始提供免费的即时信息传递服务。Media Metrix称,雅虎的这一服务名列全美第三,大约有1200多万用户。

这使雅虎在开发自己的技术版本方面比其它数十家公司更有优势。但是它仍然落后于美国在线和微软。在美国大约有1500万用户免费使用微软的MSN Messenger,该系统类似于美国在线的Buddy List。

本周早些时候,微软明确表示,它对发布HailStorm计划是非常认真。微软的想法是创建一个””单一登入””single sign-on,它可以使用户通过他们的个人电脑、移动电话和寻呼机获得多种网络服务。微软称,最终它会对其提供的某些服务收费。

最令美国在线和其它公司烦恼的是,微软称,它还计划使Windows XP能支持HailStorm,而Windows XP是微软占主导地位的操作系统的新版本。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的美国在线分部首席执行长Barry Schuler称,微软的上述做法是不公平的。 他把微软的上述做法与1998年导致政府对微软提起反垄断诉讼的网络浏览器争霸战进行了比较。他称,每当微软觉得无法赢得竞争时,它就会故伎重演,利用操作系统的整合来击败竞争对手。这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发生。

微软的副总裁Yusuf Mehdi反驳说,美国在线的即时信息传递系统与微软即将销售的产品没有任何相同之处。既然微软推出功能强大的HailStorm,美国在线等公司肯定得改变它们的战略,并会象以往一样对HailStorm表示不满。在发布HailStorm时,微软强调,HailStorm可以与Windows以外的许多操作系统相兼容。

微软正在向消费者推销HailStorm,但它希望最终的目标是公司客户,因为公司客户更愿意为互联网服务付费。

微软已经把即时信息传递系统装入了公司最新的Exchange 2000电子邮件系统。

公司客户市场是美国在线的薄弱环节。Buddy List并没有在公司客户方面给美国在线带来大量的收益。对美国在线的许多高级管理人员来说,Buddy List的价值在于它保证了用户对使用美国在线的忠诚度。

许多公司担心难以通过美国在线在弗吉尼亚的电脑安全地储存员工的Buddy List和追踪员工的即时信息。尽管有许多员工在使用美国在线的服务,但很少有公司鼓励员工使用美国在线的即时信息传递服务。


    相关文章
    

  • 工人为”巨无霸”电脑清洁键盘 (3/21/2001)    
  • 美国在线(AOL)的垃圾邮件过滤软件可能导致邮件丢失 (3/21/2001)    
  • 微软MSN Messenger跃居全球即时信息通老大 (3/18/2001)    
  • 美国AOL提供的电视服务 (3/15/2001)    
  • ICQ在偷用户资料? (3/14/2001)    
  • 中国网络股有转机? (3/10/2001)    
  •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可能与Napster结盟 (3/9/2001)    
  • 日本著名出版社President缘何被卖掉? (3/6/2001)    
  • AOL时代华纳:今朝有酒今朝醉 (2/28/2001)    
  • 互联网广告新格式出台 (2/27/2001)    
  • 传AOL将并购大陆FM365 成立“联想在线” (2/21/2001)    
  • 美第二三大ISP MSN-EarthLink将联手同AOL争霸 (2/14/2001)    
  • 志愿者索偿10亿 AOL或被控压榨 (2/9/2001)    
  • 微软网站迎击新合并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 (2/6/2001)    
  • 加拿大北电网络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在技术和市场领域合作 (2/5/2001)    
  • 美国在线(AOL)拉响警号 “纯洁”ICQ保卫战打响 (2/3/2001)    
  • 中国门户网“狼”真来了吗? (1/23/2001)    
  • AOL-美国在线的成功靠什么? (1/18/2001)    
  • 微软对手发布法律声明,敦促分家 (1/15/2001)    
  • 新媒体帝国正在诞生 (1/13/2001)
  • 相关新闻
    新媒体帝国正在诞生
    微软对手发布法律声明,敦促分家
    AOL-美国在线的成功靠什么?
    中国门户网“狼”真来了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