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老上司佩服江青 不服高行健

人气 14
标签:

【大纪元3月7日讯】曾任文化部副部长的人大代表英若诚昨日接受明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与最近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高行健共事多年,“也看了高行健的作品,不觉得很高明”。英若诚又说,江青的文艺眼光蛮厉害,现在提到几个样板戏,“还服气,人家质量就是高”。

据明报报道,英若诚昨日在全国人大北京代表团上讨论时,呼吁要大力培养评论家队伍。他说,这个问题呼吁多年,但评论队伍仍未建立起来,主要是搞评论的顾虑比较多。他说,曹雪芹诞生于北京,不是偶然的,希望北京当局眼光远大些,“文艺不能在人人自危的环境下繁荣”。

英若诚又表示,江青当年对文艺创作强调两句话,即“一抓创作队伍,一抓评论队伍”,他还称赞江青的样板戏质量高。他强调领导文艺还是要靠评论队伍,而非一句命令。

英若诚被问及对高行健的看法时表示,大家对高行健有很多不同看法,“我也看了他的作品,我不觉得很高明,当然了,我也不愿跟着一块喊,因为我没作深刻研究”。英若诚表示,他与高原来同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共事,“我领导过他,我是创作组长,他是组员”,另外两人又在外文局共事过。虽然彼此相熟,但因高“现在的作品太出名了,我不好评价,这不是个人问题”。


    相关文章
    

  • 【纪元特稿】从“马可孛罗”到“卧虎藏龙” (3/7/2001)    
  • 【纪元特稿】人海战术与第三帝国的兴亡 (二之一) (3/2/2001)    
  • 高行健重申拒访极权大陆 (2/28/2001)    
  • 高行健未写完的女人 (2/26/2001)    
  • 【纪元专栏】夏爱苏:我看灵山(二)高行健君之谜 (2/25/2001)    
  • 凌锋:欢迎高行健,但不必求全 (2/24/2001)    
  • 高行健华府与五百读者见面、答问 (2/23/2001)    
  • 【纪元专栏】夏爱苏:我看灵山(一)高行健君之谜 (2/21/2001)    
  • 高行健电视答龙应台 (2/17/2001)    
  • 当高行健遇上饭岛爱 (2/15/2001)    
  • 高行健离台前植树 落地生根常回来 (2/14/2001)    
  • 黄翔:看高行健——答国内外友人问 (2/14/2001)    
  • “好像自己是台湾人”高行健离台前如是说 (2/14/2001)    
  • 高行健今结束台湾访问 九月回台安排《八月雪》 (2/14/2001)    
  • 高行健:我的画非常感性 (2/13/2001)    
  • 高行健作品德文译本难产 (2/13/2001)    
  • 高行健大话红颜知己 (2/12/2001)    
  • 杨芳芳:高行健背后沉默的女人 (2/12/2001)    
  • 大陆官方批高行健作品“灵山”可怕 (2/12/2001)    
  • 高行健: 自承是“中国流亡文学” 著作定稿皆用“繁体字” (2/10/2001)
  • 相关新闻
    高行健: 自承是“中国流亡文学” 著作定稿皆用“繁体字”
    大陆官方批高行健作品“灵山”可怕
    高行健作品德文译本难产
    高行健今结束台湾访问 九月回台安排《八月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