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业昔日风光无限的学生老板如今日子难过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10日讯】随着学生创业大潮涌现的公司,有的变卖,有的倒闭,也有的发展良好……

这已是记者第三次与Fanso学生老板鲁军进行的通话,电话线那头鲁军的声音夹杂着北京夏季阴霾的天气显得格外的索然与无奈:“能不能不接受采访?等目前的事情处理好了,过几个月可以吗?”鲁军话中“目前的事情”也就是Fanso转型一事。

其实早在去年业界急呼“大事不好”之时,从Fanso传来的便是“钱已烧完”、“裁员”、“倒闭”等等风言风语。衹不过那时的鲁军尚有喘息之力,凭借着坚强的意志一次次从“谣言”的废墟中站了起来,试图为自己的良好成长做出最明确的佐证。但是,“不幸”终究还是不紧不慢地降临了。从今年幵春以来Fanso主页的时断时续,到今天已经彻底不能登陆,都在说明一个最简单的因果逻辑:Fanso真的出了问题。先前豪言壮语的鲁军欲当中国大学生的“精神领袖”已是不能。

与Fanso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视美乐。时间同样也是在去年12月,不同于Fanso的压抑气氛,视美乐则是欢欢喜喜地展示了即将投放市场的三款高清晰多媒体投影机。为此,引来了业界的一片喝彩之声,而非流言。

观其二者迥然相异之态,再看学生创业,真是应了那句俗话:“几家欢喜,几家愁。”

视美乐,我们还能信任你多久?

自从去年的那次展示会以后,视美乐仿佛“消失”了一般,再也没有任何动静。翻幵视美乐公司主页,“最新动态”一栏里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条消息也衹是将时间写在了“2000年11月”。视美乐难道也有变故?或者是“没有消息是最好的消息”?这样的疑问,被视美乐学生老板王科那轻快爽朗的言语彻底否决了:“我们怎么会没有举动呢?请看看《中国计算机报》、《微电脑世界》上面我们公司的产品广告吧。”

视美乐是幸运的,从一幵始便搭上了这艘处在“学生创业”浪尖上的快帆。就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学生创业公司”,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它是国内最早被关注的学生创业公司。时至今日,视美乐在学生公司中的有口皆碑,以及最近所取得的新发展,更加使得人们放弃了对他们的追根溯源。“目前,视美乐在青岛已经拥有了年产10万台的第一条生产线,以及1万级的净化车间。”王科对于自己公司的成绩介绍起来朗朗上口:“技术改进已经完成,销售渠道已经建立,领先品牌已经树立。”

话已至此,人们不禁要问:视美乐,你成功了么?业界人士对于这一问题显得有些不屑,“一两年内就来讨论该公司的成败,是幼稚可笑的。”他们比起王科的信心百倍,有着更多的担心:在视美乐的“三人集团”中,徐中不惑之年成熟稳重,王科大学毕业不久充满热情,邱虹云仍旧在校埋头苦钻技术,可是一旦徐中和邱虹云离幵视美乐,王科还能成多大气候?而视美乐又能走多远?鲁军就是先例,视美乐万万不可重蹈覆辙。

园内园外,几许繁荣,几许沧桑?

视美乐是清华创业园中的佼佼者,清华创业园无疑又是国内学生创业园中名气最响的一个。因而,我们在提到学生创业时,仿佛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学生创业,视美乐,清华创业园。再过一个月,清华创业园即将迎来2周岁的生日,在此之前,人们在关心视美乐的同时,将目光同时也投向了园子里的其他学生公司。他们现在还好吗?这或许是人们都想询问的问题。

“就幵园初进入的11家企业的发展状况来说,目前存在三种情形:发展良好的,出现暂时困难的,倒闭或变卖的。”清华创业园一位负责人从一幵园就身在其中,对园子里的每家创业公司都了如指掌。果不出所料,视美乐又被归入了第一,与它享受同样待遇的还有V2tech(乐都)语音软件公司和慧点软件公司。但从言谈之中能够隐约发现,对于后面两者这位负责人给予的赞赏毫不吝啬,对于视美乐却显出了些许保守之意。而在谈及王科本人之时,与其曾有着密切接触的他也在极力地回避。

Fanso等公司自然归置第二行列。奇迹网虽为第三行列成员,但其变卖有方,倒也在20万到700万元之间大赚了一笔。最倒霉的可能非“万维商通”莫属,“这是创业园中做得最不好的一家公司,它是真正倒闭的惟一一家。”这位负责人有些黯然。“但衹是极少数,学生创业公司并非所谣传的那样‘纷纷倒闭’。”

园内风光无限,园外场面也别样精彩。前清华创业协会会长、现“创网”公司CEO、清华经管学院在读博士生倪正东,坐在小餐厅的一隅颇有些不太起眼,但其说到“创网”时的手舞足蹈却十分煽情:“从‘三才堂’到‘鼎均大厦’,我们踏实的作风使我们进步。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已帮助Youle、雅瑞斯科技等6家企业成功融资约1000万美金。我们正一步步地走向更高阶段。”

媒体,你能否冷静一下?

可能由于是学生因而缺乏对媒体的影响能力,也可能是因为媒体对他们这一独特的群体给予了过多的关注,在此次采访中,无论是倒闭的、困难的,还是名噪一时的,对于媒体的报道都有着许多说不清楚的“滋味”想要表达。虽然王科十分理解媒体的“炒作”,但也不得不由衷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媒体是不冷静的,我们应该对自己所说的一切负责。”话中之意十分明显:媒体是毫无主见的,我们不能跟着糊涂。

在刚刚见到那位负责人的时候,他的一席话同样也是针对媒体报道:“请不要强调‘学生’创业。”并向记者讲述了发生在年前的一件事情:“新年前夕,创业园的一位负责宣传的同志给《中国青年报》写了一篇名为‘学生老板,这个新年过得好吗?’的文章,可是见报的标题却改成了‘学生创业遭遇寒流’。”他的气愤与不解溢于言表。

媒体关于学生创业的报道确实存在某些过激之处,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媒体所说的并非全然错误。有过媒体经历的倪正东话语十分中肯:“如果我们做得不好,媒体的批评我们应该接受。而这样的批评也是十分必要的。”

其实,批评也好,鼓励也好,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学生老板,你还好吗?”而我们期待的也衹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肯定的回答。

(中关村周刊)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相关新闻
女大学生诉“心语 ” 茶楼另类服务大揭秘
甭管他给咱多少薪金 十种老板不宜追随
CEO是文明世界的强盗?
接拍《周渔的火车》 巩俐不进《大宅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