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于死地 海地需要重生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月25日讯】(据中广新闻记者夏明珠报导)“置于死地 海地需要重生”

海地是这个世界上活生生的一场悲剧,它好像从独立以来就从来没有脱离过诅咒,早在这场地震,好像上帝复仇似的,要把它毁灭以前,它就早已经被贴上灾难的标签,它名字的前面,总是被冠上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这个形容语,它的苦难好像永无止境,然而海地的痛苦,根本不是什么神秘无法理解的原因造成,也并非上天诅咒,而完全来自于人祸。

固然人口稠密的地方发生规模七的浅层地震,在任何国家都可能是场灾难,发生在海地,它的破坏更是远远超越了天灾,海地似乎特别禁不起天灾的摧残,因为在人的掠夺和伤害下,它早已经从根烂掉,脆弱得不堪一击。

海地曾经是地球上最富庶的殖民地,十八世纪的时候,黑奴耕种的甘蔗,替法国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产值,当时被称为圣多明克的海地,几乎可以说是法国的金鸡母,世世代代的法国名门望族,习惯把家里的第二个儿子,派到圣多明克,管理甘蔗园。法国人对替他们流血流汗、卖力卖命的奴隶,丝毫没有怜惜之心,奴隶被当成畜牲般的奴役,多数人都在青壮年纪就死亡,很少有机会生儿育女,随着蔗糖和咖啡出口生意愈来愈好,劳工需求增加,法国人又从非洲引进更多奴隶,1791年海地奴隶造反的时候,五十万加入行动的黑人,多数都是非洲出生,他们讲非洲的语言、信仰非洲的神明。在长达十年的抗争中,他们打败了三个国家的军队,其中也包括当时所向无敌的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帝国大军。

1804年一月一号,海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共和国,也是西半球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独立的国家,谁知道倡议人人生而平等的美国,面对自我解放的海地,却充满了轻视和恐惧,确实,当时所有西方贸易强国,财富多半是建立在奴役非洲人的基础上,对这些国家来说,海地争取自由的例子,就好像噩梦成真,美国与海地跨海相望、距离只有几百公里,美国的蓄奴者担心海地的革命之火烧到美国。

为此,美国拒绝承认海地的国家地位,一直到1862年、海地独立快六十年之后,林肯总统才承认海地,认了海地之后,美国也并没有善待它,而是和其他曾经殖民海地的强权,一起剥削、荼毒海地,海地的良田被烧毁,农园遭到掠夺,它被强迫用赔款来交换和平,经济幼苗被扼杀,让它一百多年无法翻身。海地奇特的政治制度在这段黑暗的过程中成型,它像一个扭曲的畸形儿,以黑人和黑白混血为主的新领导阶层崛起,取代白人殖民者,他们也彼此争权夺利,但是在奴役人民,搜括民脂民膏上,却有志一同。

海地独立后不久,田地被分割,交给被解放的奴隶耕种,辛苦的收成在缴税之后,所剩无几,独立之后的海地,依然维持着殖民的哲学,统治者一心想的就是如何敛财,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好像不关他们的事。

1806年,海地独立的两年后,它的第一任统治者遭到暗杀,海地也陷入周而复始的争斗,胜者掠夺权力也接收财富,被推翻的人不是被杀就是遭到流放,来不及送出去的财产,就被继任者接收。

1915年,白人回来了,美国挥兵入侵,逼海地还债,同时平定当地的政治动乱,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觊觎加勒比海,美国深感威胁,于是先下手为强,不过美国占领海地将近二十年期间,在当地造桥铺路,把发展集中化,奠定以太子港为中心的都市建设基础,并且送海地人到海外留学,接受农业经济和医疗的专业训练,希望替海地培养出一批稳定的中产阶级。

美国人提升了海地的基础建设,却没有改变海地的本质,美国撤离之后,杜华利趁势崛起,他可以说是海地历任独裁者中最狡诈也最残酷的一个,利用冷战时期美国恐惧共产主义的心理,挟制美国支持他,杜华利父子铁腕统治海地将近三十年,成千上万的海地人在暴政下死亡,1986年,小杜华利被推翻,海地又进入另一个动乱的循环,二十多年间,历经好几次政变和选举,美国人再次介入,不过这次比上次更虎头蛇尾。

海地经济赖以维持的土地,因为长时间过度耕种以及缺乏投资,养份被榨干,收成愈来愈差,海地对外来援助的仰赖也日益加深,不过许多援助因为缺乏长远规划,或者因为不同的机构各自为政,它们在造福真正需要帮助的百姓上,发挥的效果不大,充其量只是减轻了执政者的负担,让他们有余力可以继续争权夺利,权力斗争没有终止,灾难也不断重演,国际介入始终治标不治本,它们没有意识到,如果不能从铲除腐败做起,海地的问题永远也解决不了,这次地震把海地推向毁灭边缘,透过它的苦难,海地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声,它不只需要重建,而是需要把腐烂的根源彻底铲除,在新的基础上重生。

国际上究竟应该怎么帮助海地,首先,与海地最接近、万一海地动乱、难民大量外逃、受影响也最大的美国,可以对海地农产以及加工品,开放市场,为海地人创造长期的工作机会和收入,进而吸引投资。

国际慈善团体以及捐助者必须确保海地重建的善款,能够真正照顾到海地人,让参与重建的工人可以拿到合理的工资,避免再发生好处都被包商和业者拿走的状况。

国际所能够给海地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所有海地人来重建海地,让大家、而不只是少数的人有钱赚,随着百姓所得增加,民智渐开,海地应该会改变。希望这场规模超越以往历次天灾的苦难,能够让海地置之死地而后生,它才不至于白白受了那么多的苦。

相关新闻
海地灾后重建会议25日在加拿大召开
地震活埋11天 可乐零食救命
乐施会:加拿大会议应取消海地外债
英7岁童骑脚踏车为海地募款达六万多英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