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桃園縣社區影像培力營成果發表 紀錄片展現人文關懷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2010桃園縣社區影像培力營,邁入第7屆,在歷經3個月的辛苦培訓,40多位學員用汗水和歡笑,完成了14部桃園在地紀錄片!

今年影片主題,含括傳統技藝、民俗信仰、地方歷史、人物故事等,皆是社區學員從生活取材拍攝,傳遞出對在地人文的濃厚情感。今年拍攝的影片中,誕生2部以環保生態議題為主軸的紀錄片,分別是劉家泰及夏秀英的【大園許厝港溼地保育】、楊鈺婷及徐千琇的【新屋收容所】。從溼地鳥類保育、到流浪動物收容,充分展現濃濃的人文關懷。

桃園國中任教的夏秀英和崑山科技大學的劉家泰,是今年首次參與社區影像課程的學員,兩人在參加桃園縣野鳥協會的座談後,對於大園許厝港的溼地保育,深感憂心。因此,期望藉由本片的拍攝,呼籲更多人重視此議題。


桃園鳥會長期關注溼地的保育工作(桃園文化局提供、翻攝:徐乃義/大紀元)

大園許厝港為全台53個重要野鳥棲地,惟許厝港緊鄰著桃園工業區,處處看到工廠排出的煙塵及工業廢水排放,西濱快速道路開發後讓田間充斥鐵皮屋工廠,農業補助政策也致使部分良田陸化,還有垃圾堆積沙灘的影響,都持續危害這片水鳥天堂。

桃園鳥會長期關注溼地的保育工作,2009年提報爭取該溼地為國家重要溼地,惟交通部民航局以許厝港溼地離機場跑道才1.5公里,一旦成保育地,鳥類更多,容易發生鳥擊事件為由提出反對意見,國家重要溼地最終名單至今遲遲未通過,嚴重影響該區域的保育工作。

住中壢的楊鈺婷及徐千琇,彼此是五專同學,今年一起參與社區影像課程。以桃園縣新屋收容所為拍攝主題,探討流浪動物的照顧及收養,藉由所內志工培訓活動的記錄,讓更多民眾認識新屋收容所的運作,包括動物是怎麼進來的、所內的安置狀況、動物沒有被如期收養的處置,並宣導一些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觀念,讓更多人了解動物生存的困境,並喚起民眾對流浪動物生存尊嚴的重視。

桃園縣府文化局訂於10月16日8:00-17:00在桃園市公所4樓視聽中心舉辦成果發表會,多部社區影片都會在當日播出,屆時也歡迎民眾一同前往分享社區故事。文化局網站 http://www.tyccc.gov.tw ;電話03-332259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