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央大学发现新机制 有助研究抗疟疾药物

人气 142

【大纪元2024年06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报导)台湾中央大学表示,生命科学系王健家教授团队长期钻研基因转译,发现提供抗疟疾药物研发新线索,成果刊登于国际顶尖期刊《核酸研究》。

台湾中央大学发布新闻稿表示,疟疾是由原生生物疟原虫所引起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约50%全球人口身处疟疾感染风险区,因此抗疟疾的药物开发是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中央大学生医理工学院院长、生命科学系王健家教授团队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他们的研究为抗疟疾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线索。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顶尖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

王健家教授团队发现,苏力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比其他细菌多携带一个Prolyl-tRNA synthetase(ProRS),这个ProRS是经过基因转移,从真核细胞转移至细菌。然而,它的蛋白质结构已经发生改变,使其更像是细菌的ProRS,并对抗疟疾药物halofuginone(HF)产生抗性。

基因是携带遗传讯息的DNA序列,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细胞能将基因转化为蛋白质。这个过程中,aaRS(aminoacyl-tRNA synthetase)酵素会先将正确的氨基酸接到相对应的tRNA(转运核糖核酸)分子上,再由tRNA将氨基酸运送到核糖体上进行蛋白质合成。aaRS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酵素,如果这个过程出现差错,会导致蛋白质功能异常,进而引发多种疾病。

研究图解:一般细菌只会携带一个细菌型ProRS,但是苏力菌却多携带一个真核型ProRS,这个真核型ProRS能有效辨识细菌型tRNA,并帮助苏力菌抵抗环境压力。(王健家教授/中央大学提供

一般来说,aaRS的结构在演化上非常稳定,但是ProRS的结构变异很大,细菌型和真核型ProRS有不同的tRNA偏好,无法互相替代。通常,细菌只会携带一个细菌型ProRS,但苏力菌却同时携带一个细菌型及一个真核型ProRS。

令人惊讶的是,苏力菌的真核型ProRS在演化过程中改变了结构,使其能有效辨识细菌的tRNA,并帮助苏力菌在不同环境压力下生存,如高温和氧化压力。更重要的是,不同于其他已知的真核型ProRS,苏力菌的真核型ProRS对抗疟疾药物HF的耐受性显着提高。

目前国外已有多个研究团队在利用HF衍生药物开发治疗疟疾、弓形虫、隐孢子虫等寄生生物感染的药物。HF的结构类似于一种由中药常山萃取出的化合物FF (febrifugine),能有效抑制疟原虫或其他寄生虫的ProRS,因此被寄予厚望,希望能早日应用于临床治疗。王健家教授的研究为抗疟疾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方向和希望。

责任编辑:叶紫微#

相关新闻
传至少30名非洲抵港大陆工人染疟疾
香港再多两人感染疟疾
中央大学与恩主公医院 发展以人为本的医疗志业
中央大学EMBA校友会捐赠10校奖助学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