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開心心過生活 坦坦蕩蕩做生意

李池月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在金馬倫高原,徐太與丈夫一起經營著兩家火鍋店。每天早早起來賣早點,直到半夜才收工,日子雖然辛苦,徐太的臉上卻始終掛著笑容。

認識徐太,是在非常偶然的機會之下。當時正值中午,筆者一行人正流連在幾家餐廳之間猶豫著去哪裡用餐。徐太就站在一家餐廳門口,熱情的遞上菜單,介紹著各色菜式。看到老闆娘如此熱情,飯菜價格又合理,大家商量過後便落座了。用餐期間,發現徐太幾乎沒有休息過,上菜、收錢,哪裡有需要就立刻補上去,稍有空閒就站在門口招攬客人,一桌人吃完了,她又忙著逐個遞名片。由於飯菜可口、份量又足,在金馬倫逗留的兩天,筆者都是來這裡用餐,便和徐太慢慢攀談起來。

從流浪打工妹到餐館老闆娘

徐太小的時候家裡很窮,沒有讀過書,就給人剪頭髮為生,有時候也做車衣,四處打工。時常是在吉隆坡做幾年,怡保做幾年。回憶起流浪打工的日子,徐太還記得那時候在吉隆坡的蕉賴做了很久。隨後來到金馬倫,遇到了現在的丈夫,就此結束了漂泊的生涯,定居下來。

從剃頭匠到開餐館,差別太大了吧?面對筆者的疑問,徐太笑著說,她丈夫以前是德士車司機,業餘愛好就是煮菜。他時常在去餐館吃飯的時候,藉著上廁所的機會跑去餐館後面看,日久天長便「偷學」來了餐館經營之道,於是自己開起了餐館。而徐太則在自家餐館的樓上開髮廊,樓下吃飯樓上剪頭,這樣的夫妻店倒也很新奇。

這樣過了幾年,生意日漸興隆,徐太便關了髮廊,幫手丈夫一起經營餐館。一路到現在,由最初的一間小餐館演變成了兩間頗具規模的火鍋店。五個孩子中,也有兩個孩子在跟自己做餐館生意。

一波三折經營苦 良心招待八方客

說起這多年來的經營之苦,真是一言難盡,麻煩最多的就是租店面。最初租店給徐太的房東原本承諾永遠不會收回店面,誰知老房東過世後,房東兒子卻要收回。這可苦了徐太,擔心搬家後老熟客不能找到自己的新店。忙前忙後好不容易打理好新店,經營日漸紅火,老問題又來了,陰差陽錯沒有買到這兩家新店,面臨著再次搬家。

不過這次徐太不擔心了,她早早買好了臨街的店面,只等裝修完畢就搬過去,談到終於有了自己的店面,徐太開心的笑了。

經營餐飲業這幾十年,徐太最感慨地就是做生意要真誠。她最欣慰的就是客人吃飯過後滿意而歸,「如果顧客吃的不開心,給錢的時候也是臉臭臭、好不情願,我晚上睡覺都睡不著」,徐太說。

臨走的時候,筆者又看到徐太一如既往的站在門口招攬客人進來用餐,不禁想起徐太說,「好多時候我招攬客人都被人家白眼,人家根本不睬。我的孩子就說,媽媽不要在門口招呼了啦,很醜唉。其實我還有兩個孩子在吉隆坡工作,都給我很多錢,可是我時常教育他們,媽媽是窮人,就是要這樣辛苦才能招來客人。所以你們下次在路邊有人這樣招呼你,你怎樣也要睬人家,這是對人起碼的尊重,你要想到自己的媽媽就是這樣做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香港彩瓷業界泰斗徐淼於2月15日辭世,享壽105歲,是港彩輩份最高、最年長的瓷繪名師。徐淼曾任道風山基督教叢林繪瓷部主任畫師,師從港彩名師謝中吾,擅長繪山水彩瓷,為道風山繪製作品無數,在雲水堂繪製圓形巨幅壁畫時已八十多歲。香港陶瓷研究會會長嚴惠蕙2月24日凌晨在該會社交媒體專頁發表悼文《追念徐淼先生》,回顧徐師傅生平。
  • 寧艾文(Evan Ning)是一名加拿大影視攝影師兼燈光師,參與拍攝了多部著名的好萊塢影視作品,包括迪士尼、華納兄弟和網飛旗下的電影。他還擔任過法輪功真相電影的攝影總監,包括《為你而來》和《永恆的五十分鐘》。艾文是一名從小修煉的法輪功學員,他是怎樣成長為才華橫溢的青年的呢?讓我們來聽聽他的故事。
  • 清晨6時半,天仍矇矇亮,在香港最南端的隱世小島上,人稱蒲台島「島主」的島民羅金樹(樹哥)已經開始駕著小艇出海捕魚,除了炎熱和惡劣天氣外,每天清晨一次,下午一次,日日如此。樹哥是土生土長的島民,一生都不願離開蒲台島去其它地方生活。今年73歲的他,身體依然健朗。
  • 筆者曾於國家圖書館查找抗日戰史資料,發現一本全新改版的《中國陸軍作戰各大戰役實錄》珍貴史料,然而此書在各大書局中卻未發現販售,因此只得聯絡作者,想購買此書。2009年,筆者與友人一同拜訪作者楊濬彥先生,因此發掘了這位已高齡九十九,一生反共的國民黨抗戰老兵的精采故事 ,他的一生彷彿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
  • 中國第一貪江澤民家族斂財萬億;嫡孫江志成躲貓貓起家坐擁5千億資產;江志成借毒生財,涉核酸收割;江澤民死失靠山,江志成榮登殺豬榜頭號追蹤目標。
  • 與西方基督教相關的聖誕老人(Santa Claus)和東方的壽星老人一樣都是民間喜聞樂見的傳說人物。不同於只留在傳說中的東方老壽星,每年聖誕期間,世界各地都會有成千上萬的聖誕老人同時出現在我們的真實生活中與大家共慶聖誕。
  • 戰爭中的的神蹟,一人俘虜132人怎麼做到的?為神服務與向國家效忠,在戰場上如何兩全?懸崖上的軍醫,硝煙中如何一人救下75名傷員?
  • 出生於俄羅斯的亞歷山大‧格拉博維茨基(Alexander A. Grabovetskiy)很早就發覺木雕十分迷人。大約五歲,他就對當地的禮品店中那些手工製作的木雕玩具——雕刻的熊及其它小動物,深深著迷。他還記得他不停地問自己:「它們是怎麼做出來的呢?」當時,小小年紀的他一點也不知道木雕會成為他的世界,而一把簡單的木刻刀會是他在蘇聯與美國的救星。
  • 方形臉上戴著方形眼鏡永遠掛著和藹笑容,奉獻台南藝術文化教育一甲子,獲頒「台南文化獎」、「教育奉獻獎」等,教育家兼藝術家潘元石是台南許多人敬愛的潘老師,也是奇美博物館親切的潘館長。
  • 中國人權活動家、新公民運動成員之一的張寶成在2013年那次被抓之前,曾經對當時的未婚妻劉珏帆說過一句話。他說:「中共這堵牆看著很高、很堅固,可是如果我們每個人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在自己能承受的壓力範圍內做公民維權這些事的話,哪怕你轉貼、圍觀、哪怕拿牙籤去摳牆縫呢,每個人都對著這堵牆使勁,那麼這個獨裁專制制度結束的日子就不遠了。」 劉珏帆回答說:「我沒有你張寶成的勇氣去坐牢,那我就做一根牙籤吧,去摳牆縫,讓這堵牆早一點倒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