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HIV/AIDS-「20世紀黑死病」疫苗研發尚需努力

人氣: 2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鄒莉台灣新竹報導)成功發現導致愛滋病的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病毒,而榮獲2008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之法國巴斯德研究院的(Dr. Francoise Barre-Sinoussi) 教授,於10月5日上午蒞臨清華大學發表演說,講題為「HIV/AIDS vaccine research: from today’s realities to tomorrow’s hope」。她將藉由比對人類與非洲綠猴的免疫系統,揭開「20世紀黑死病」愛滋病疫苗的研發前景。

(Dr. Francoise Barre-Sinoussi)教授表示,愛滋病病毒發現至今已有27年了,但是受限於動物的試驗模型、愛滋病病毒起源的多變性、病毒對免疫系統偵驗的躲避,以及早期建立的病毒儲藏等問題,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愛滋病疫苗的相關研究幾乎是失敗的。但是未來愛滋病有效疫苗的發展是有可能性的,惟需建構在Thai RV144有效的試驗和進一步的臨床研究的基礎上。科學家們仍持續不斷努力希望未來結合新的技術、創新和高風險觀念及整合基礎的和臨床的科學,能對新的愛滋病疫苗發現有所貢。

此行為(Dr. Francoise Barre-Sinoussi)教授首度訪台,她因發現(HIV病毒)榮獲2008年諾貝爾獎生理醫學獎,此項發現對愛滋病的研究,診斷和治療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並對愛滋病防治有莫大的影響。她為現任法國巴黎巴斯德學院病毒部教授,除於實驗室內長期鑽研愛滋病毒,同時也走向國際社群,大力推廣愛滋病實務防治工作。30多年來,她曾協助建置多項愛滋病研究機構,其中包括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與國際愛滋病協會。

評論